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这么好的机会,干嘛等以后?长白山要爬山,现在?去也有点冷,你们去不太合适,要不去哈尔滨吧,现在?这个季节去挺不错的。
哈尔滨最有名的还是冰雕和雾凇,但?冬天零下二十?几度,比北京还冷,你们二老身体恐怕受不住。
现在?去看最好。”
凤宁给他?们买了卧铺票,把师父师娘劝到?哈尔滨去了。
二老年?纪大?了,还能去多少地方呢?所以趁着还能走,就多走走。
沈阳的灯会是6月18日完工的,一共是四十?组花灯,20日正式开幕,到?7月31日闭幕,一共是41天,主要是为了吸引假期的学生游客。
凤宁和沈阳这边签的合同是收入五五分,门票卖5角一张,票价不算便宜。
作为共和国的长子,东三?省的工业基础是最好的,自建国后,这里就一直是中国的重工业基地,经济的龙头,当地人的经济条件也非常好。
现在?是八十?年?代末,东三?省的经济还没有衰退,人们兜里还拿得出钱来。
等再过几年?,受到?改革开放的冲击,东三?省的经济才会出现断崖式下跌。
开幕的时间非常近,凤宁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和工人们一起在?这里参加了灯会的开幕式,他?们布置了这么多次灯会,很多人都没有参加过自己布置的灯会,她想让大?家也感受一下游客对花灯的喜爱,让大?家也享受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
沈阳很少举行这种大?型灯会,所以一开幕,客似云来,把整个灯会挤得是水泄不通,人们拿着相机疯狂地咔咔拍照,进从这点就可以看出沈阳和南安的差距。
在?南安,极少有人家能够买得起相机,但?在?沈阳,相机似乎非常普遍。
感受过沈阳人民的热情,工人师傅们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凤宁把赵玉琴留了下来,负责沈阳灯会的维护工作。
赵玉琴是从年?初开始来凤宁这儿上班的,她的儿子上小学了,平时上班就她待在?自己身边照顾,出差的时候就交给了赵玉琴母亲照顾。
现在?她有了稳定收入,比以前在?厂里上班挣的还多,她母亲也愿意帮她照顾孩子。
说起来很现实,可这就是成人世界的一面。
虽然不能回家陪孩子,可出差工资高,补贴多,她也愿意留下来维护花灯。
凤宁陪着从哈尔滨回来的师父师娘一起乘车去了北京,陪着二老把上次来北京没好好看的景点给补全了,这才买机票飞回蓉城。
回到?南安之后,凤宁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国家出台了《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从7月1日起施行,意味着可以申办企业了。
所以凤宁一回来,就忙着准备材料,去商业局登记注册公司,她的公司注册资金是十?万元,为一人有限公司。
从此以后,华灯公司就正式挂牌营业了,再也不是个体户。
注册为企业,意味着她可以招收更多的工人。
还可以名正言顺地上学校去招聘,也不怕被大?中专生嫌弃是个体户了。
当然,就算是公司,现在?也未必会有多少大?中专生愿意来就是了,毕竟还没被打破的铁饭碗吸引力要大?得多,但?总算是提高了一个层次不是。
大?中小学这个时候开始放暑假了,凤宁惦记着弟弟入学的事,便去找学校办理转学的事。
然而好学校很难进,凤宁也不认识什么人,不得已,凤宁便只?好去找贺志华帮忙。
贺志华很高兴她愿意来找自己,便说:“放心吧,包我身上了。
等我办好了,我再告诉你。”
“谢谢贺阿姨!”
凤宁道谢。
贺志华拍拍她的手:“跟阿姨还客气什么。”
贺志华说到?做到?,她很快就帮凤松和凤柏的转学手续办好了,凤松去一中初中部念初二,凤柏去红星小学读五年?级,都是非常好的学校。
凤宁不担心凤松,大?弟的成绩一向不错,在?班上是前几名,就算是去一中,应该也能跟得上。
就是凤柏成绩不太稳定,忽上忽下的,总体来说维持在?中等偏上的水准,不知?道来了市里能不能跟上。
找好学校后,凤宁就催促父亲准备搬家。
搬家的事凤宁早就说了,凤金宝也早有心理准备,然而真到?要搬的时候,他?又觉得什么都放不下,不舍得离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