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顿了顿,胤祺隐晦说道:“四哥也没有陪德妃娘娘回家。”
黛玉好看的含情目睁大,她本就是机敏之人,这些年前朝后宫的事情,胤祺和林如海从未瞒过她,甚至有意培养她的敏感度,一听这话,她便明了其中内情。
皇太后在她面前再如何宽和,也是看在胤祺的份上,皇太后能让他与宜妃请安,已经是极限,但她绝对不会允许胤祺对郭络罗家过于亲近,宁寿宫阿哥只能与蒙古诸部亲热,就如同被佟佳皇贵妃抚养着的四阿哥,绝对不能陪着德妃回乌雅家。
此事无解,更不是能在宫中讨论之事。
黛玉沉默了下来,鹿皮靴子踩在宫道上,石板被踩踏出沉闷地声响,北风呼啸着,吹动着两人身上披着的大氅,黛玉伸出手,轻轻地扯着胤祺的袖子。
胤祺回头,却只见长长的宫道上,灯火璀璨,流光溢彩间,黛玉站在那儿,笑靥如花:“胤祺,你饿不饿,我们去集市上找些吃的去!”
花灯晕出的光打在黛玉身上,将她整个人都勾勒地格外温暖,这样寒冷的冬夜,好似喝了一整杯滚烫的热茶,从头到脚都是熨帖。
胤祺呆在原地,定定瞧了黛玉好一会儿,心头的酸涩、沮丧、失落全都不见,满满地都是欢喜,他突然伸出手,牵过黛玉,大步从宫道中往宫门走去。
转过来不知几个弯,跨过了不知多少门,黛玉感受着手心潮乎乎的汗水,只觉脸上发烫,再也感受不到朔风的冷冽,等远远见着宫门,隐隐瞧见值守的侍卫,彼此紧握的手才松开。
元春
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1),上元佳节自来热闹,这一日的京城更显繁华,各色各样的彩灯挂在路旁,将夜间照成琉璃世界,灯火之下,是数不尽的摊贩,各式的物品摆着,有自家做的吃食,也有绣坊精心绣出的作品,更有颇具匠心的把件,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康熙执政多年,天下已经出现承平之相,太平盛世里,老百姓攒下了几个闲钱,也愿意凑这个热闹,大街小巷摩肩接踵的全都是人,五城兵马司的衙役们到处逡巡着,唯恐在天子脚下闹出事来。
黛玉与胤祺从宫中出来后,便直奔这场热闹而来,胤祺早已让人在一旁的酒楼上订了雅间,上元之日的酒楼,雅间自是难寻,但在银子的攻势下,总有人愿意让出来。
是以,此时的黛玉与胤祺,正坐在最佳赏灯之处,眼前的桌子上,满满当当全是各个摊子上的小食。
胤祺见黛玉兴致颇佳,也不愿扫兴,他见桌上都是平和之物,挽起袖子,亲自用勺子舀出小碗,递给黛玉,笑着说道:“这民间的吃食,到底与家中不同,妹妹尝尝味道如何。”
黛玉知晓此时天色已晚,吃多了容易积食,非养生之法,她拿着筷子,浅浅尝着,偶尔吃着合意的,她愉悦地指给胤祺,胤祺扭头吩咐下人,记着是在哪家买的,方便日后再买。
黛玉撑着下巴,眼睛弯成好看的月牙,望着胤祺的所为,只觉着人间美事,莫过如此。
这边黛玉和胤祺在感受着上元佳节的灯火阑珊,另一边贾府中,在众人的殷切期盼中,元春的车架终于到了荣国府。
菜色的布料在光秃秃的树上扎成一朵朵花,柔和了冬日的凛冽,荣宁二府处处灯火通明,为了元春省亲特特造的园子恍若神仙府邸。
自史老太君开始,阖族的人都在荣国府前等待着,就连贾宝玉都收起来往日的骄纵,一心期盼元春的到来,远远听到小太监的通传之声,乌压压的一片人全跪了下去,等着元春的轿辇。
月上中天之时,元春终于到了荣国公府门前。
这是元春自选秀入宫后,除了午夜梦回,再也没有回过的家。
她强忍着眼泪,受了全族的礼,又在亲近家人的簇拥下,入了荣国府的大门。
近乡情怯,元春回家不可谓不激动,但她白日在宫中发现了件了不得的事情,急着将此事告诉家中,对于其他流程便显得心不在焉,好容易受完了贾母等人的礼,又被伴着逛完省亲别墅,吩咐家中几个小辈写诗后,元春终于腾出功夫,与贾母和王夫人说体己话。
元春是由王夫人所生,贾母养大,她要和这两个长辈私下说话,也是应有之意,早在见面之时,几人已经抱头痛哭过了,此时再见,情绪终于趋于稳定,能够说正经事了。
“真的吗?”
贾母听到元春低不可闻的声音,顾不上尊卑,一把将元春的手抓住,元春保养得宜的手背上顿时浮起红印,但此时谁也顾不上这个印子,贾母高兴地再三确认:“这消息可属实?”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