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10秒…500mah。
15秒…600mah。
20秒…650mah。
…
32秒…820mah。
电池充电效率就是这样的,越是开始的时候充得越快,就像往空柜子放东西,肯定是越空越容易放进去。
通过了充放电性能测试之后,这已经是一块技术上合格的电池,但绝对不是一件块合格的工业商品。
不过,这块原型电池用来验证气态锂离子的技术成果,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在电池实验室中,这块气态锂离子电池从无到有的诞生,只需要3天,但要让它能走出实验室,还需要用至少4天的时间。
后续,陈默还得初步验证这些气态锂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先自己拿出一份大概产品性能数据和安全测试数据,再送检。
陈默又加班加点的用剩下的材料,一共做出了20块气态锂离子电池的原型。
值得一说的是,后面的随着陈默“屎上雕”
的手艺越发熟练,他的气态锂离子电池,倒是没有那么的不堪入目了。
做到后面十几块的时候,填充物料和封装工艺都熟练了,后面几块原型电池,顶多看起来有点粗糙罢了。
这粗糙还不是陈默的原因,完全就是他实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实验室设备的精度在这摆着呢!
要知道,陈默当初读大学的时候,在桃宝上卖美女自用二手电子产品的时候,有些产品,他也是靠自己组装或者维修的,所以手艺活还算不错。
陈默一天功夫准备的物料,最后一共造出了21块气态锂离子电池原型。
第一块非常糟糕的原型,陈默单独拿了出来,免得败坏了自己光辉的形象。
这剩下的20块原型电池,都是有自己的用处。
其中10块要拿去送检,跑生产许可和安全认证。
5块,接下来要拿来做全温域循环测试——得在零下40度的专业冰柜和80度的恒温箱里来回折腾,测满2000次充放电才算过关。
至于最后剩下的5块,要拿来做安全性测试--穿刺、挤压、过充、过放、外部短路五项极限破坏性实验。
虽然根据系统提供的未命名黑科技气态锂电池的技术方案来看,这气态锂电池几乎不存在安全性的问题。
但这终究还是要陈默通过实验之后,来做出验证,排除人为错误的干扰。
万一陈默自信满满的给送检了,那边因为自己现实实验的某个人为错误,导致电池出安全问题,那气态锂电池的量产可就要一波三折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