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金勺与水丞边缘偶尔相触,发出极其细微、却清脆得惊心的叮声。
侍立在他身侧几步之遥的,是一位身着青灰色云纹道袍的年轻乾道。
那人身形颀长挺拔,立于暖意融融的纱帷之内,却自带一股拒人千里的清寒。
墨发仅用一支素净至极的乌木簪绾起,几缕碎发垂落鬓边,拂过线条清晰的下颌。
面容清俊得近乎孤峭,肌肤在雪光映衬下近乎透明,鼻梁高挺,眉骨清晰,薄唇紧抿,是极淡的樱色,观其面貌,应是位有鲜卑血统之人。
正是前幽州卢龙节度使尉迟盈嫡幼子,终南山道门不世出的天才,尉迟墨雪。
景明十年,秦王萧佑齐发动政变,时尉迟盈正君太原温氏所育幼子尚在襁褓。
为免这无辜稚子一并充入掖庭为奴,温氏忍痛泣血,连夜命死忠心腹将其秘密送往玉虚宫,托庇于道门,自此斩断尘缘。
他手中持一白玉柄的银丝拂尘,拂尘丝雪白,根根分明,安静地垂落身侧。
此刻,尉迟墨雪眼观鼻,鼻观心,姿态恭谨无可挑剔,却自有一股拒人千里的疏离。
他是为法事中负责近身侍奉郡君的道门代表,亦是玉虚宫座下天赋最高的亲传弟子,天文地理、星象占卜、剑术道法,无一不精,无一不晓。
尉迟盈这个本该血脉相连的名字,于他而言,不过是藏经阁尘封卷宗里一个冰冷的符号,或是偶尔从香客口中飘来的、模糊不清的闲言碎语。
他从记事起,便只有这山巅云雾、经卷与晨钟暮鼓相伴。
纱帷之外,法事正进行到最紧要处。
三清阁瑶阶之下,香案如山,烟气蒸腾。
因宰相崔燕妤远在范阳卢龙节度使驻地,无法归京,代行跪读祝文之责的,便是翰林院首席学士李偲,一位年逾五旬,须发花白的老臣。
她身着赤玄官袍,身形珠圆,此刻正匍匐在铺着薄雪的青石地面上,身体因寒冷和长时间的跪伏而微微颤抖。
双手高擎一卷明黄织锦的祝文,清晰而庄重,腔调着古韵,一字一句地诵读。
她的声音被山风撕扯得有些变形,却又传遍寂静的太极广场:
“伏惟皇帝陛下,膺天景命,执圭秉钺,亲御六师,远狩陇右,涤荡妖氛,绥靖边陲。
儿臣萧允仪,谨代天躬,率百官万民,祷于昊天上帝、后土神祇之前:伏愿圣躬康泰,旗开奏凯,早靖烽烟,旋师镐京……”
祝文冗长而艰深,年迈学士的声音在寒风中越来越嘶哑,越来越疲惫,带着不易察觉的颤音,不知是冻的,还是被这无形的重压所迫。
每一次停顿换气,都显得格外艰难。
就在这庄严肃穆、万籁俱寂的顶点,九声钟响裂空而鸣。
“咚——咚——咚——!”
伴随钟鸣回荡,百官队列的侧后方,传来一阵极其轻微的辘辘之声。
一辆特制的酸枝木轮椅,碾过清扫过却依旧残留薄冰与碎雪、发出细微咯吱声的青石路面,缓缓行至百官队列。
推车的是一位身着锦服、面容清隽的儿郎,其人神色肃穆,动作沉稳。
轮椅两侧,两名裴府家仆服饰、身形健硕的妇人小心翼翼地抬着礼辇。
轮椅上的人影甫一出现,瞬间攫住了无数道或明或暗的目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