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清廉正直的人对别人也是苛求的,不清苦就是贪婪,就是邀名作派,非圣人君子之为,乃小人之心。
百姓称赞她,是因为她让百姓有了更好的生活,哪怕只是饭桌上多几味菜,多些油,多些工钱,那也是其他贵族从不示人的东西,就是百姓自己,也是珍藏当自己谋生的东西。
刚开始也是夸她的慷慨,然后名声越传越远,三人成虎,也将她的行为捧上天,毕竟凡是帮过她忙的,都富了,一些精巧玩意一改,这些设计魏倩从不威胁他人不准外传,就成了匠人自己的手艺。
就连纺织厂的纺织机,工人们在家里也自做了一台,为了罪不责众,他们与乡邻也说了,还夸是主家魏女郎仁善,然后今冬布匹泛滥,百姓少有冻死之人。
这些名声,随着布匹与吃食,传进天下人耳里,他们从未见过她,但无人不谢她。
盛名之下,嫉妒者也成堆,哪个文人贵族,不恨她败家卷他们,显得他们为富不仁。
他们做做样子,也会拿出一二手艺教治下黔首,博个好名声,但他们高高在上的作派,于是百姓更爱戴魏女郎。
她投奔刘邦治下,刘邦的仁义作派也在百姓心里流传。
天下都知刘邦与怀王曰,先入关中者为王,关中百姓已经在等着了,比史书上的唯恐沛公不为关中王更为热烈。
他们苦了太久了,关中百姓离咸阳最近,在秦国基建里,他们是最为苦痛的。
功在千秋,罪在当代,他们就处在当代,苦难是秦人的代名词,严苛的秦法管不到六国,但严苛的秦法管束着秦人的世世代代。
天下之毒,最毒不过商君书,民强国弱,民弱国强。
商君的治国之道,重法之下,还贫民,愚民,虐民,辱民,疲民,弱民五法深入各个秦王的心里,始皇帝依旧依此治国,才肆无忌惮的使用民力,因为秦就是这样得天下的。
始皇帝与百官不认为这是错的,这就是立国之本。
六国贵族的眼里,也从来没有过治下百姓,黔首疲弱至此,还算是人吗?草芥而已。
陈胜吴广得势就飘,手下与盗匪无异,攻城略地,烧杀抢掠,约束不了手下,自
然无人帮他们,秦的大军一来,他们就碎了。
这个时候刘邦起仁义之师,约束将士,秋毫无犯这个成语就是因此得名。
得尽天下人心,他还是黔首中的一员,天下人每每念之,热泪盈眶。
所以后面他对上项羽,越输人越多,无论前面死了多少人,后面的百姓唯恐他放弃,越输地盘越大。
他的天下,是天下人的血肉堆砌的,人心在刘。
魏倩被部曲在衣食住行上娇惯又如何,她这些富贵,是她付了工资奖金,她所赚利的大头,也是贵族豪富。
是香皂,洗头膏,牙膏牙刷,还有护肤品与丝绸,这才是她的利润来源。
纸是利润项刘两家占大头,她就是个生产商,获利虽有,但不足言道。
纸的价值不在赚利,在使用,在为她所用。
卖给百姓的粗布价格,与百姓自己织的成本一般无二,不然纺织机都走入千家万户了,她的布还能这么畅销?
她问心无愧,所以从不在乎他人所想,刘邦时不时都来她这蹭饭,每次想要身边人过来学学,又念叨大业未成,岂能耽于享乐。
明显是战国故事卧薪尝胆看多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这个时代人的思想烙印。
所以她的排场衣食住行,一直是沛公军营里的富贵花,他们也习惯了。
这些东西巨子不知道,人只看他所看到的表现,也许墨子能懂,但死守理想的巨子们,是厌恶这些富贵的,他们只认为这是虚伪,这是富贵的傲慢。
当魏倩一身锦衣出来时,巨子坐在椅子上,心里已经深深的叹了口气。
但是此时他已不能像以往那样拂袖离去,他是来寻求墨家未来的,再崇高的思想,也需要孕育的地盘,以及金钱。
毕竟墨家与现代科研很像,科研哪有不花钱的?巨子的青衣还是他好不容易翻出的没补丁的衣物,只是陈旧一些,毕竟他们研究利器与匠艺,都是自给自足的。
有的能换钱,有的是无底洞。
魏倩看着人到中年的巨子,站起来削瘦的身子却显得挺拔,她喜欢这样的精神气,于是也笑着寒喧。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