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听声音!
听听是否有不同的声音,这一步同样很重要。”
“老师傅经验足,一般能从声音中听出有什么毛病,这一步得多听多练才有感觉。”
说著,李开朗分別敲打了几块钢材,有好有坏,让两人两人仔细辨別其中的差异。
赵小海和张伟轮流上前,拿起小手锤,笨拙地在李开朗指导下敲击著。
小海一开始只听见“噹噹当”
,在李开朗反覆指点下,才隱约分辨出一处敲击点声音似乎比別处要小一点。
张伟则显得更专注,眼神微凝,似乎在捕捉每一次敲击的细微差异。
“听出不同没有?”
两人摇摇头:“感觉有一点点不同,这块沉闷点,那块清脆点。”
“不错,前两步是快速检索问题,接下来就要认真检查。”
李开朗点点头,接著下一步,拿起一旁的钢丝刷和一个边缘磨圆的小刮刀。
“先处理掉钢材表面的氧化层。”
蹲下身,动作利落地在一块钢板上选了个点。
“刷和刮的手法要稳,要既能清掉这层皮儿,又不能用力过猛伤到钢材本体。
用腕力,不是胳膊劲儿。”
他边说边示范,动作乾净利落,氧化皮剥落处,露出银亮的金属光泽。
“我来试试!”
赵小海迫不及待地拿起刷子,学著李开朗的样子刮下去。
结果力道没控制好,“刺啦”
一声,在钢材表面留下了一道明显的划痕。
“哎哟!”
他惊呼一声,脸腾地红了。
李开朗没责备,只是平静地说:“划了不要紧,但要记住这手感,下次轻点。”
“这划痕得標记下来,后面出库时要特別说明,不能用在表面要求高的地方。
张伟,你试试。”
张伟接过工具,小心翼翼地尝试,动作略显僵硬,但很谨慎,只刮掉了氧化皮,没留下明显痕跡。
“嗯,张伟第一次上手,这力度可以了。”
李开朗给予肯定。
清理完一小块区域,李开朗又拿起放大镜、游標卡尺。
“第三步,检查外观缺陷和尺寸精度。”
他开始讲解如何分辨轧辊印、裂纹、麻坑、氧化皮压入等表面问题。
“裂纹是绝对不能放过的,哪怕细微,高温高压环境下一点裂纹都可能被放大成致命伤。”
接著,他又用游標卡尺测量了钢板的厚度、宽度,强调要按不同位置多测几点,特別是边角部位最容易出现尺寸偏差。
整个上午,三人都泡在库房里。
李开朗讲解与示范结合,条理清晰,不仅教“怎么做”
,更注重解释“为什么这么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