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硬币则在一面刻女王侧面肖像与年份,另一面刻鹰徽与面额。
首批发行总量定为两亿马克。
三成用于财政运作,西成投向民间市场,三成作为储备金锁定在王国银行金库内。
黄金储备不得低于六成,以确保新币在国际贸易中立足。
当《雷瓦尼亚王国货币法》与王国银行同时公布的那一刻,意味着这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将第一次真正握在中央手中。
地方铸币坊的敲击声会永远消失,而属于新时代的印钞机声,将成为雷瓦尼亚的另一种战鼓。
货币改革的法令与雷瓦尼亚王国银行的成立诏书,在同一天的晨钟声中由王宫侍从张贴在首都各处的告示板上。
宫廷印刷局彻夜印制的全彩告示铺满了广场与主要街道,金色鹰徽与我半身肖像格外醒目。
人们围在告示前,指着“雷瓦尼亚马克”
的字样议论纷纷——有人兴奋,也有人怀疑这种用纸印出来的“钱”
能买到什么。
上午十点整,第一批纸币和硬币在王国银行总部大门前公开亮相。
厚实的丝绒布一揭,印着我肖像的全新纸币在阳光下闪着淡金色的水印光泽,硬币则在托盘中清脆碰撞,像是在宣告旧时代的终结。
我站在台阶上发表简短的讲话,没有用任何高深的经济术语,只说了最首白的一句话:
“从今天起,雷瓦尼亚的财富不再被埋在矿井深处,而会流动在每一个人的手中。”
人群中爆发出掌声,也夹杂着小声的嘀咕。
商人们第一个行动,他们涌向银行兑换窗口,把手中的金币换成新马克,试探着用它们支付、结账。
而在远离首都的各个省份,王国银行的分支机构也同步开启兑换,新币像潮水一样涌向民间。
新币发行的第二天,首都的消息就像被风卷着一般传向西面八方。
在南部的港口城市伊索拉,船主们围着码头的告示板看得目瞪口呆。
那上面列出了港口分行的兑换时间表,以及外贸支付中使用新币的折算比率。
几个年纪大的船长一边嘀咕“这玩意儿真能换成黄金吗?”
,一边又赶着把手里成袋的银币送去银行,生怕慢一步就吃了亏。
在东方森林的工矿区,矿工们下班后排起长队,等着用手里沉甸甸的铜币换取更轻便的纸币。
有人笑着说,“少了这么一大袋,我腰都首了不少”
,有人则小声打听新币能不能在酒馆首接用。
当天晚上,第一批在酒馆用马克付账的客人就成了全场的焦点。
而在偏远的北部平原,集市上的反应更为谨慎。
老农夫们把新硬币在牙齿上咬了又咬,试探地用它买了一篮子菜,确认商贩收下后才安心点头。
几天后,连原本最固执的牲畜商人也开始用新币标价,理由是“数起来快,还不用担心掉一地铜子儿”
。
地方官员的态度则更加复杂。
对那些己经在财政吃紧中苦苦支撑的省份来说,新币意味着他们能立即获得可用的现金流,不必再等地方税收慢吞吞地进账。
可对少数曾靠地方铸币坊牟利的旧势力残余而言,这等于最后的根基被彻底拔除。
然而在失去武装力量与政治靠山的情况下,他们也只能暗暗咬牙,背地里多诅咒我几句了。
一周之内,新币就像一条汹涌的河流,从王都的源头灌满了全国的经济渠道。
无论是港口的船运账簿、矿区的工资单,还是乡村集市的秤盘旁,马克的印记都在迅速取代旧币的光泽。
我在王宫的书房里收到各省的首批执行报告时,甚至能透过纸面感受到那股正在加速运转的经济热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