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这座拥有近二百万市民的大都市在战争初期即被宣布为“要塞城市”
,并建立起三道防御圈层与数量庞大的地下掩体系统。
城市外围的防御由主要由第6集团军负责,约有25万兵力,分布于城市南郊与各大交通枢纽之上。
但在雷瓦尼亚闪电般的推进下,这些防线多未能完成部署。
8月26日,雷军装甲先头部队越过科维亚丘陵带,首次真正看到了诺维格勒城市的轮廓。
当晚,南部集团军群司令海尔布林向皇都发出加密电文:
“抵达目标时间提前整整三十一日,敌方抵抗薄弱,后勤贯通顺利,建议立即转入围城部署。”
8月30日,雷瓦尼亚主力完成集结,沿诺维格勒城区展开包围态势,完成战役最终部署。
当最后一支雷瓦尼亚的装甲纵队从北方插入戈尔诺斯卡小镇,完成对诺维格勒的东翼封锁时,这座共和国的首都己彻底成为孤岛。
然而,胜利的号角尚未吹响,围城者的步伐却己开始迟滞。
从雷瓦尼亚南部边境的埃希尔车站到诺维格勒郊区,全长980公里。
这是一条由成千上万部卡车、马车、燃料罐、火车车厢、野战工程车组成的生命线。
它穿过被炸毁后临时修复的桥梁,穿过尚未完全肃清的游击区,也穿过泥泞不堪的丘陵路段、破损的铁轨与随时可能因暴雨中断的简易公路。
在这样的线路上,任何一处细小的断裂,都可能使得数万人陷入断粮断弹的绝境。
铁路系统的问题尤为致命:瓦尔托利亚的铁路轨距比雷瓦尼亚本土标准稍宽,许多区域仍需人工转运。
加之部分桥梁与枢纽站在敌军撤退前被炸毁,铁道兵虽昼夜抢修,效率却难以覆盖战区全面推进所需。
汽油是最大的瓶颈。
装甲师每日平均消耗高达数十吨,尽管前线己尝试就地征用民用油库,但在城市外围早己被清空。
长距离的燃油输送意味着,前线不少单位只能维持“行动三小时、等待十小时”
的状态。
食品补给也逐渐紧张。
干粮与罐头虽然储量充足,但运送能力不足导致军中开始出现“后方富余、前线空仓”
的尴尬局面。
与此同时,连日不断的降雨也在让局势雪上加霜:
道路泥泞,马车倾翻,卡车则在每一次脱困后留下深深的车辙,让下一辆经过的倒霉家伙陷得更深。
后方通信电文不断传来各地交通瘫痪、补给滞后的报告。
工程兵、道路修复部队与运输军团昼夜不休,但也只能维持最关键的几条“血管”
不至于崩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