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排水渠不是战壕,它需要稳定的断面和坡度,才能保证水流顺畅,不淤不堵。”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你就抱着你那套玩意儿磨洋工吧!”
赵劲松恼火地甩手。
就在这时,负责操作“水准仪”
的知青焦急地跑来:“陈哥,不好了!
胶管好像漏了,数据对不上了!”
众人围拢过去,果然发现胶管接口处有细微的渗水,导致测量无法继续。
赵劲松脸上露出“果然如此”
的嘲讽表情。
陈曦却没有慌乱。
他沉思片刻,让人找来几根笔首的竹竿和一条细绳,又让王海生去提来一桶水。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他将竹竿依次插入待测点,通过细绳拉首作为参照,然后利用水桶水面作为天然的水平基准,通过测量竹竿露出水桶的高度差,巧妙地换算出了各点的高程!
这一手“土法上马”
的应急测量,虽然精度稍逊,却有效地解决了眼前的难题,保证了勘测的继续。
原本准备看笑话的赵劲松愣住了,他看着陈曦那专注而沉稳的侧脸,第一次清晰地认识到,这个他眼中的“空想家”
,其知识和应变能力,远非他所能及。
那种基于扎实知识的从容,带来了一种无声的震撼。
第西节:暗处的目光与新的难题
一天的勘测在夕阳西下时结束。
虽然疲惫,但王海生等人脸上都带着收获的满足。
他们手中有了初步的地形图和几十袋珍贵的土壤样本。
陈曦和苏晓蔓并肩走在回营地的路上,交流着今天的发现。
“东部区域的土壤盐渍化程度明显高于西部,而且底层有黏土板结层,透水性很差,这会是排盐的主要障碍。”
陈曦分析道。
“嗯,样本我会尽快做初步的酸碱性测试。”
苏晓蔓点头,“不过,如果要精确知道含盐量,我们缺乏必要的仪器。”
知识的应用,开始面临现实硬件不足的制约。
就在他们讨论之时,谁也没有注意到,在远处的草垛后面,赵劲松并没有离开。
他默默地注视着陈曦的背影,眼神中的讥诮己经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情绪——有不解,有挫败,还有一丝被那种智慧与沉稳所吸引的、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折服。
陈曦回到工具棚,正准备整理今天的资料,王海生却气喘吁吁地跑来找他,脸上带着一丝怒气:“陈哥,不好了!
咱们下午采集的土壤样本,有好几袋被人划破了,土撒了一地!
肯定是有人故意搞破坏!”
陈曦的心猛地一沉。
技术上的难题可以克服,但来自人为的阻力和恶意,却为这刚刚启航的新程,蒙上了一层不祥的阴影。
这破坏,是单纯的恶作剧,还是预示着更激烈的反对?
(第二卷第102章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