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细节,意图激怒纣王。
纣王听闻后,顿时龙颜大怒,不假思索地当即下令,命黄飞虎率领三十万大军,如乌云压顶般开赴冀州,意图一举荡平苏护。
同时,又指派殷破败与雷开率领十万兵马,全力围捕伯邑考。
而费仲与尤浑自请担任督军,跟随殷破败、雷开一同前往,妄图借助此次机会,彻底铲除伯邑考和苏护的势力,以绝后患。
闻太师读完信,心中如翻江倒海一般,五味杂陈。
他深知,这一切皆是费仲与尤浑的阴谋诡计,意在排除异己,巩固他们在朝中的权势。
伯邑考一向心怀天下,其豢养私兵之举,不过是为了顺应天下大势,对抗纣王的残暴统治,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
苏护更是忠义之士,一心为大商社稷着想,怎会轻易谋反。
然而,纣王被奸佞蒙蔽双眼,早己不辨是非,轻易听信了这等谗言,贸然发动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这无疑会让本就摇摇欲坠的大商局势,陷入更加动荡不安的深渊。
闻太师缓缓放下信件,站在书房中央,面色凝重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
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如今,海城的事务千头万绪,尚未完全料理妥当,可朝歌那边的局势却如脱缰的野马般,朝着失控的方向狂奔而去。
黄飞虎、殷破败、雷开皆是朝中名将,麾下士卒众多,训练有素。
若他们真的全力围剿,伯邑考与苏护恐怕凶多吉少。
但自己若贸然出兵相助,一来路途遥远,远水解不了近渴,只怕等自己的援军赶到,伯邑考与苏护早己陷入绝境;二来,此举可能会引发纣王更深的猜忌,导致局势更加错综复杂,甚至可能引发一场更大规模的内乱,让大商王朝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他缓缓走到悬挂在墙上的地图前,目光在冀州与伯邑考兵败之处久久徘徊,试图从这纵横交错的山川与城池之间,寻找一个既能解救伯邑考和苏护,又能避免与纣王正面冲突的办法。
此时,窗外的风声愈发呼啸,仿佛也在为这乱世发出无奈的叹息,而闻太师,这位大商的柱石,正面临着一个艰难到近乎绝望的抉择,他深知,自己接下来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关乎着无数人的生死存亡,关乎着大商王朝的未来走向……
在海城的营帐中,闻太师面色凝重地伫立在地图前,手中紧紧攥着那封带来朝歌变故的信件。
营帐内气氛压抑,空气仿佛都凝固了一般。
闻太师深吸一口气,高声喊道:“来人!”
一名亲兵迅速入帐,单膝跪地,等待指令。
闻太师目光如炬,严肃地说道:“传令下去,全军即刻准备,半月后班师回朝!”
亲兵微微一怔,但旋即领命:“是,太师!”
便转身疾步而出,去传达这一重要军令。
闻太师望着亲兵离去的背影,心中思绪万千。
半月时间,于他而言,是权衡利弊后的抉择。
海城初定,诸多事务尚需妥善安排,若贸然即刻启程,恐此地根基不稳,后续生出诸多乱子。
可朝歌那边局势己然岌岌可危,伯邑考与苏护遭受诬陷,面临纣王大军围剿,自己又怎能坐视不理。
他缓缓踱步,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应对之策。
半月时间,既能将海城的防务、粮草等关键事宜布置妥当,又能为朝歌那边争取些许缓冲。
或许,这期间伯邑考与苏护能凭借自身智谋与英勇,暂时抵御敌军,而自己回朝后,也可凭借威望,面见纣王,力陈利弊,揭露费仲与尤浑的奸计,解救忠良,平息这场因奸佞作祟而引发的内乱。
闻太师深知,此去朝歌,必定困难重重。
纣王被妲己迷惑,听信谗言,己非昔日那位贤明君主。
但为了大商的社稷,为了天下苍生,他必须挺身而出,哪怕前方荆棘满途,也绝不退缩。
他暗暗握紧拳头,眼神中透着坚定的决心,仿佛在向这乱世宣告自己的使命与担当。
接下来的日子里,闻太师全身心投入到海城的收尾工作中。
他亲自巡查防务,指导士兵加固城防工事,布置陷阱,确保海城在大军撤离后仍有足够的防御能力。
同时,他安排粮草官合理调配粮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