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席皓轩休整期间,神剑基地并未放松片刻。
J-20工程组对机体进行了连续72小时的系统级维护与精调,重点针对传感器阵列、弹仓舱门结构以及等离子边缘管理程序进行了三次升级校准。
而后,第二场验证演习——“暗域之牙”
,正式列入作战日程。
执行编队为五架J-20,临时编队代号“夜隼小组”
。
席皓轩担任1号机长机与任务指挥官,冷峻沉稳,习惯以最短语句指令引导整个作战节奏。
他身边是西名早己经过高强度选拔、在不同战术类型中均展现卓越能力的骨干飞行员:
2号机江照,电子战专家,擅长干扰规避与频谱扰乱;
3号机唐澜,女性飞行员,对复杂气象与非线性机动有极强适应;
4号机邱震,前模拟教官,战略部署与引导能力极强;
5号机刘成鸣,以“精确打击”
闻名,曾连续八次导弹训练中零偏差命中靶标。
五人整编完毕,进入作战指挥厅进行最终简报。
会议室中,巨大战术投影亮起,一名作战参谋以沉稳语气说明演习核心背景:
“本次演习模拟‘红军高原空域防御网遭遇隐形突防’,你们将作为蓝军精锐,任务有三。”
他在图示上依次标出三个目标区块——
“其一,摧毁红军主防空体系核心——HQ-9雷达指挥节点。
它们位于高原东南坡,设有三重信号掩护,一旦未能在首轮打击中瘫痪,将立即召唤地空拦截。”
众人神色凝重,席皓轩点头:“明白。”
“其二,空中防区己有三十架现役战机待命,其中以歼-11B与苏-30为主,战斗力不容小觑。
你们的任务是局部压制对空优势,确保雷达打击窗口不被封锁。”
唐澜低声笑了一声:“我们打的不是飞机,是时间。”
“第三,完成前两项任务后,全员必须隐蔽脱离战区,任何一次被雷达捕捉都视作演习失败。”
刘成鸣摸了摸下巴:“也就是说——打一刀就跑。”
“更准确说,是不让敌人知道我们来了。”
江照接口。
“蜂巢态数据链将全程伴随你们,”
参谋将一张加密芯片卡片递给席皓轩,“它不是辅助,是你们的第二神经系统。”
席皓轩收下卡片,淡声回应:“从今天开始,它也是我们的第五副眼睛。”
简报完毕,作战命令随即生效。
机库的战灯一盏盏亮起,五架喷涂消光涂层的J-20,缓缓推出战位。
夜隼小组,整装待发。
傍晚,五机起飞,分别升入不同层级的空中走廊,从6000米至15000米形成“空域剖面编队”
。
“进入敌防区前五公里,全静默模式启动。”
江照低声提示。
随即,五架J-20相继关闭主雷达与主动发射装置,转而全程依赖被动侦测、红外追踪与AI实时分析。
蜂巢态数据链静默中流转,每个飞行员座舱中出现的,是多架战机共同交织出的“空中态势图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