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最终,在席皓轩的统一指挥下,蓝方执行了一场极为复杂且富有层次的终结性战术组合。
江照所率的高空突袭组首先升空至九千米以上的临界层边缘,切换机腹搭载的“共振扰频模块”
。
伴随引擎微调与升力角度锁定,他手动设定了与红方“地指中枢”
主通信信道近似的频段,然后一记指令,模拟压制脉冲骤然爆发。
那是一种近乎无声却极致尖锐的能量穿透。
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电磁干扰,而是一种“频域定向削弱”
——如同用一道特制声波,敲击某一根恰好共振的玻璃梁柱。
中枢通信瞬时“共振迟滞”
,接近停滞。
与此同时,邱震的海面掠影组从正南方向,贴着海面发动同步支援动作。
他们发射的并非传统弹药,而是一枚枚“标识弹”
——其中内嵌数据震源标记,是专门为“数字引导打击”
准备的关键模块。
每一颗弹体以随机变频节律自旋扩散,形成对主控系统不可预测的数字干扰“镜面”
。
两道脉冲在模拟的地指中枢上空形成合围,系统自我保护机制启动,尝试断链、重构、分流、跳频……然而,正是这一连串自救反应,反而暴露了主节点的频率恢复机制结构。
蓝方后方的飞控冗余组立刻捕捉到这一时机,转为主控身份,调度一组定制的“远火模拟打击数据包”
,模拟路径、载波形态与时间戳全部仿照常规火箭军发射架的弹道特征。
数据包如一支不可见的箭,刺入中枢主控网络。
在地面控制室中,红方的模拟系统还在挣扎读取参数。
但系统判定界面己然出现最终提示:
“模拟命中确认——地指中枢遭受毁灭性远程打击,主节点无法恢复。”
就在“地指中枢被摧毁”
的模拟判定数据确认后的0.3秒,演习系统的权限核心接收到中控提示,电子战广播平台自动切换控制权——原本属于红方战场总控链的C4ISR接口,在电磁空间中如一块冰晶般碎裂,重构后的控制流被“导演组总控台”
瞬间接入。
一道低沉而稳定的长波广播,跨越全域链路,穿透了尚未彻底静默的所有频道。
它的声音平稳、简洁,却如一声洪钟:
“——本次演习终止。
红方全域系统失能。
请全体作战单位,立即关闭武器系统并就地等待回收命令。”
这一刻,整个战场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轻轻盖上了帷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