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戚凌云坐在办公桌前,军装的肩章映着灯光微微发亮。
他面前铺着一整张演训地图,手边则摊着从无人机回传的图像资料、红外捕捉分析,以及蓝军防御反应曲线。
他没动笔,眼睛却始终没离开那些数据——一页页地翻、一点点地比。
他心里清楚,今天这场小规模演练,意义早己超出战术试验的范畴。
这还只是五架无人机。
五架,就己打出全营八个排“毫无还手”
的战术差。
五架,就能让指挥链解构、火力配比重构、敌我辨识优先级全面重排。
如果是五十架呢?一百架呢?每个班级都配备一架,联接终端、图传系统、火力投送模块,这是不是就相当于让每一个战士,都携带一架“空中眼睛与弹仓”
?
他脑中浮现出一个可怕又震撼的念头:
蜂群战术。
低空机动、自动避障、伪装识别、自主导航。
就像一群悄无声息、却能撕裂整条战线的钢铁蝗虫。
而如果继续进化?是否可以在现有西轴无人机基础上,搭载微型喷气系统?具备音障突防、红外隐身、雷达欺骗的能力?
甚至整合微型雷达、电子干扰、图传中继、指令解码等模块,构建战场级“低空预警平台”
?
不需要多大,不需要高贵,不需要依赖空军空天力量,而是就扎根在步兵的战术体系里,成为一线合成营的作战神经末梢。
一台无人机,就是一个节点。
一百台,就是一张信息战网。
他甚至能想象未来的战争不再是连对连、团对团,而是数百个小型战术网络在战场上浮动碰撞,谁拥有空域情报、谁拥有精确打击、谁能最先夺取“信息高地”
,谁就能主宰整个战局。
“数字立体化战争。”
他低声念出这个词,声音中透着一种从战壕中生出的炽热。
这时,办公室门被轻轻推开。
是政委,披着军大衣走进来,目光落在那张依旧亮着灯的桌前。
“老戚,”
他轻声开口,站在桌边望着那些无人机作战图和散乱草稿,“你这一出,是不是打算……把无人机,变成我们步兵的标准制式装备了?”
戚凌云没有说话。
他只是缓缓从抽屉中取出一份空白纸,提笔,字锋凌厉如削铁,笔走龙蛇间写下标题:
《关于将西轴无人机纳入合成营战术体系试点报告(草案)》
字落,笔收。
他深吸一口气。
这不是一份简单的申请。
这是他亲手掀开的,一场新时代战术变革的开端。
笔锋如刀,划破旧战法的沉寂,也划开了未来战争的第一缕晨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