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明年春天,我们一起去张奶奶的院子撒种子,”
她仰起脸,认真地和她们拉钩,“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阳光落在她脸上,绒毛都看得清清楚楚,像株迎着光的小向日葵。
老城区的银杏叶己经黄了,风吹过的时候,像撒了把金箔。
易安和余娉走在石板路上,手里的纸袋沙沙作响,像装着整个秋天的阳光。
余娉忽然说:“你发现没,苏勉现在走路,背影都首了好多。”
易安点点头,想起护工技能大赛的颁奖台上,苏勉捧着奖状的样子;想起她在灯下背书时,台灯投下的坚定影子;想起她给病人盖被子时,那只别着纸花的手。
她忽然明白,所谓的“复乐园”
,从来不是回到过去的模样,而是带着伤痕继续生长的勇气,是在平凡的日子里,依然愿意相信“明天会更好”
的韧性,像那些沉默的向日葵,低头是为了扎根,抬头是为了向阳。
远处的巷口,念念正和李浩、朵朵在捡银杏叶,笑声像串银铃。
苏勉站在门口看着她们,手里拿着那件牛仔外套,正往上面缝新的向日葵补丁——那是念念不小心勾破的,她特意找了块黄布,一针一线地补成了花的形状。
风穿过老槐树的枝桠,带着点凉意,却吹得人心里暖暖的。
易安和余娉加快了脚步,手里的向日葵籽在纸袋里轻轻跳动,像颗颗跃动的希望,在等待着明年春天,在泥土里开出新的花田。
她们知道,到那时,张奶奶的院子里一定会长满向日葵,金黄的花盘朝着太阳,像无数张微笑的脸,见证着那些从黑暗里走出来的人,如何在光里,长成了更好的自己。
冬至前的最后一场雨,把老城区的石板路洗得发亮。
易安踩着积水往工作室走时,裤脚沾了不少泥点,像缀了串深色的珠子。
推开玻璃门,看见余娉正趴在桌上写东西,台灯的光晕里飘着热气——她又在煮姜茶,陶瓷锅里的姜片翻腾着,甜香混着辛辣味,在屋里漫开。
“苏勉刚才打电话,说念念发烧了,”
余娉抬起头,笔尖在笔记本上顿了顿,“医院临时调了班,她走不开,让我们帮忙去看看。”
桌上的保温桶冒着白气,是刚熬好的小米粥,“我加了点山药,给孩子养养胃口。”
走到苏勉家楼下,张阿姨正拎着药包往楼上走,看见她们,叹了口气:“这孩子犟,昨天在院子里捡银杏叶,淋了雨不肯说,今天早上就烧到38度。”
她的围裙上沾着点药汁,“刚给她喂了药,睡下了,苏勉那丫头在电话里急得快哭了,我让她安心上班,这里有我们呢。”
念念的房间没关严,门缝里漏出暖黄的灯光。
易安轻轻推开门,看见孩子蜷缩在被子里,眉头皱得紧紧的,兔子玩偶被压在胳膊底下,露出半只缺了的耳朵。
床头柜上摆着那盆向日葵,花盘己经被剪下来晾着,只剩下光秃秃的茎秆,像根沉默的标尺。
“她半夜醒了好几次,”
张阿姨压低声音,往暖气片上搭了条毛巾,“总说梦见向日葵被冻坏了,非要爬起来看花盆。
我哄她说‘花籽在土里睡觉呢,春天就醒了’,才肯乖乖躺下。”
余娉把小米粥倒进瓷碗,用勺子搅了搅,热气模糊了镜片:“等她醒了,给她喝点粥,山药是温性的,发点汗就好了。”
易安注意到床头柜上的铁盒子,里面的向日葵籽被分成了三小袋,分别写着“安姐姐”
“娉姐姐”
“张奶奶”
,字迹被泪水洇了点毛边,却依然工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