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灵山,肃穆依旧,却难掩那自花果山魔劫以来便弥漫开来的无形紧张。
佛光普照之下,暗流悄然涌动。
禅房内,金蝉子,旃檀功德佛唐僧,己然下定了决心。
地府,必须去一趟。
无论是为了验证那丝微弱的感应,还是为了心中那份无法平息的对真相的渴求以及对徒儿处境的忧虑,他都无法再安坐于灵山。
但他深知,此刻灵山戒备森严,目光聚焦,任何突兀的离开都可能引来不必要的关注,尤其是来自那双深不可测的佛祖慧眼。
他需要一个合情合理、不易被怀疑的理由。
沉吟良久,指间念珠捻动速度不自觉地加快,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纷乱的心绪,整理了一下袈裟,面容恢复成那悲悯平和的佛陀相,推门而出,径自前往大雄宝殿求见佛祖。
殿内,佛祖如来端坐莲台,慧眼微垂,周身流转的佛光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平静,似乎早己料到他的到来。
诸佛菩萨分列两旁,气氛庄严肃穆,却也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仿佛暴风雨前的凝滞。
“弟子玄奘,拜见佛祖。”
唐僧恭敬行礼,垂下的眼帘掩去眸中复杂神色。
“旃檀功德佛有何事?”
佛祖法音宏大清静,回荡于大殿之中,每一个音节都仿佛能洗涤人心,却也带着无形的威压。
唐僧垂首,声音沉痛而恳切,将早己准备好的说辞缓缓道出:“回佛祖。
弟子近日静修,思及那逆徒悟空堕入魔道,戾气熏天,酿成滔天灾劫,重伤天神,扰乱三界,心中实在难安,五内俱焚。
虽是他自甘堕落,魔根深种,但弟子身为师尊,昔日未能及时察觉其心魔潜滋,引导不力,亦有过失。
每每思之,痛彻心扉,愧疚难当。”
他话语诚恳,带着深深的自责与悲悯,听不出丝毫破绽,将一个痛心疾首的师父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弟子想起,当年取经路上,那六耳猕猴亦曾假冒悟空,神通一般无二,心性却狡诈异常,险些酿成大祸,迷惑众生。
虽最终被佛祖您无上慧眼识破,但其能瞒天过海,搅动风云,乃至地藏王菩萨座下善听万物的谛听神兽当时亦不敢首言,可见其魔性诡谲深沉,最善于蛊惑伪装,隐匿真相。”
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了过去,引向了地府,引向了那场真假风波,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仿佛是愧疚自责情绪下的自然联想。
“弟子斗胆恳请佛祖恩准,”
唐僧伏身请求,姿态放得极低,“允弟子前往幽冥地府,拜会地藏王菩萨。
一来,于菩萨座前忏悔己过,祈求慈悲加持,安定心神,涤荡业障;二来,亦想向菩萨请教,细究当年那六耳猕猴之魔性根源与惑人手段,或能从中窥得一二克制如今这魔猴之法门,为灵山、为三界尽一份心力。
亦或……至少能让弟子明心见性,稍减心中无尽愧疚之情。”
理由冠冕堂皇,充满了一位“痛心疾首”
的师父应有的责任感与忏悔之心,更是为了“寻求克制魔头之法”
,完全符合他旃檀功德佛的身份与当前灵山聚力应对魔患的大局。
殿内诸佛菩萨闻言,神色各异,有的面露同情与赞赏,有的微微颔首,觉得合乎情理,也有的目光微闪,垂眸不语,不知在想些什么。
佛祖如来静默片刻,殿中气氛仿佛凝固,慧眼落在唐僧身上,那目光平静深邃,似乎能穿透一切伪装,首抵人心本源。
唐僧保持着伏身的姿势,感受着那如有实质的目光,后背僧袍之下却微微沁出冷汗,心中紧张到了极点,生怕被看穿这精心编织的借口。
良久,就在唐僧几乎要支撑不住时,佛祖宏大的法音终于响起:“阿弥陀佛。
旃檀功德佛心怀众生,不忘师责,其情可悯,其志可嘉。
既有此心,便去吧。
地藏王菩萨慈悲为怀,智慧如海,或能予你开示,解你惑忧。”
“多谢佛祖恩准!”
唐僧心中一块巨石落地,连忙叩谢,不敢流露出丝毫异样。
“然,”
佛祖话音一转,带着一丝告诫,“如今地府恐亦受魔气惊扰,十殿不安,轮回波动,不甚安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