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你阿爷这么早就教你这些了?”
太渊笑问。
“没有没有。”
冯曜连忙摆手,小脸上露出一丝不好意思的笑,“阿爷只是把书房里的书给我看,说让我先自己堵着,可是好多字我单个认识,凑在一起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像是什么先天炁,后天气,到底是啥气呀?是做饭的烟吗?还是吹的风?”
冯曜挠了挠头,只觉得家里那些书写的云里雾里的。
读起来拗口,写的也不清楚。
太渊忍不住笑了,他指了指旁边的小凳子:“先坐下说。
那你没问你阿爷这些是什么意思吗?”
“问了呀!”
冯曜乖乖坐下,小脸上立刻浮现出无奈的神情,小手摊了摊,“可阿爷一解释,我就更不懂了。
他说的全是些更绕的话”
他有点无奈。
为什么那些书不能像学堂里教的那样,把什么东西都解释的清清楚楚呢?
太渊道:“那你跟我说说,你阿爷怎么告诉你的?”
冯曜他着小眉头,回忆着道:“阿爷说什么“夫神者,有元神焉,元神者,乃先天以来一点灵光也”
,还有“先天炁者,乃元始祖炁也,此祖炁在人身天地之正中,生门密户悬中高处,天心是也”
后面的我记不清了,反正就是啰啰嗦嗦讲了半天,听得我头都大了。”
小家伙双手一摊,表示无奈。
太渊会心一笑。
这孩子的迷茫,他太熟悉了。
还在大明世界那会儿,大概是【黑白学宫】创立初期,他也碰到此类问题。
各个时代的修行前辈们留下了很多珍贵的经典著作。
太渊那会儿翻阅的经典不下于两千本。
经他研究,发现每位大师的著作中,都会拿出很大的篇幅去讲辟旁门、破伪论、正本清源之说。
其中颇多问题都是反复提及。
例如,讲到真息是比喻,不是口鼻呼吸;金液玉液是比喻,不是唾液口水,姹女婴儿指代朱砂和铅,不是真正的少女和婴儿娃等等。
除了上述这些,当初太渊实际接触下来,因为望文生义、理解偏差导致的种种怪像还有很多。
例如:有把憋精憋尿当做积精累气的,有把房中交合当做采药过关,有把虚响肠鸣当成虎啸龙吟的,有把心肾脾胃等器官当成玄关黄婆的
总之都是流于文字表面,落于有形有质。
相同的错误,代代先贤不厌其烦的告诫,而代代修行的人不停的重蹈覆辙,成了一个难以突破的怪圈。
太渊当时感慨:“莫怪天机倶泄露,都缘学者自迷蒙!”
其实这种情况,除了后背学者愚钝、懒惰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真正的修行感悟是难以用语言来准确表达的。
心灵精神世界的微妙体验,远超世俗词汇的范畴。
真修行者为了阐明义理,使用了大量的比喻。
这并非是祖师先贤故弄玄虚或者有意隐藏不露,而是受限于有限的语言体系。
对于内在的心灵精神世界的各种体会感受和事物景象,只能够使用大量比喻来弥补文字与词汇上的限制,概念不能够清晰和准确的传达信息。
《道经》里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