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荣格对这个记忆法有过研究,还举例说明。
“我曾用这种记忆法训练过一位普通少年,结果不到两天,他就能背诵圆周率的小数点后面七百多位的数字。”
太渊闻言,却反问道:“侍卫们要让他们去死记硬背?”
“这世上有许多功夫,可以把“简单”
积累成“复杂”
。
譬如,数学家们研究过很多数学问题,这些积累并非孤立的记忆,而是在脑海中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最终塑造成一种全新的、超越具体题目的思维方式,达到举一反三,乃至上一个档次的效果。
正所谓“从量变到质变”
。”
“而单纯的记忆力训练,有这般效果吗?你训练的那位少年,背诵了众多圆周率数字……也就仅仅是背了很多圆周率而已。”
荣格并未被说服,追问道:“依太渊先生之见,这种记忆力训练法便毫无用处?”
太渊语气平淡:“或许可用于表演,博人眼球。”
荣格一笑,带着几分探讨的意味:“可在当下一些国家,这类记忆力与速算训练备受推崇。
他们认为,选拔这样一批善于记忆和速算的人,可为国家储备战略人才。
太渊先生对此如何看呢?”
太渊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向对方:“荣格先生你精研人类精神意识,应该知道一般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
“比如给人看一张照片,过一段时间再回忆这猴子这张照片,他大概只能够回忆起几个物体的轮廓,而不是具体的细节。
想要记住这个细节,这个细节必须很不一般才行。”
荣格若有所思:“太渊先生的意思是,人类其实是依靠这种不精确的记忆生存下来的?”
“正是。”
太渊颔首,“这种看似不完美的记忆机制,恰恰是一种进化带来的优势。
忽略庞杂的细节,才能抓住核心要点。”
“了解一位朋友的品性至关重要,而他祖父是否吸烟则无足轻重。
去银行取款,金额数目必须准确,而为你服务的柜台工作人员穿什么衣服不重要……”
“阅读一本书,理解其思想精髓很重要,至于第45页第6行第9个字是什么,则不重要。”
记忆力得用在关键的知识上。
所以哪怕同样有超强的记忆力,有的人只能成为“两脚书橱”
,真正实用的人才读书不能钻牛角尖,得像诸葛亮那样“观其大略”
。
荣格听着,眼神闪烁,显然这番话触动了他的某些思考。
他忽然回忆起十多年前在欧洲聆听一位学界大师讲座时的情景,那位大师曾说:
“我想知道上帝是如何设计这个世界的。
对这个或那个现象、这个或那个元素的谱我不感兴趣。
我想知道的是他的思想,其他的都只是细节问题。”
将这段回忆与太渊的观点相互印证,荣格若有所悟。
“也就是说,信息是有等级的,知识是有高低贵贱之分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