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剖开它发现它的空心,告诉人们应该永远谦卑,随时接受新的知识。
刚好新学了“格物致知”
之学,王阳明迫不及待地就与好友一起开始格物。
格什么呢?
鉴于自己的爷爷竹轩公在自家周围栽种了那么多的竹子,那就格竹子吧!
于是,王阳明格竹子一事就这样轻松而又愉快的决定了。
王阳明的目的很单纯,那就是要通过格竹子来成就圣人,于是他就盯着竹子一直看啊看,不眠不休的看,一块格的另外一个友人在坚持了三天三夜后终于倒下了,但是王阳明却并没有放弃。
毕竟,圣人之道就在眼前,岂能轻言放弃?
就这样,七天七夜过去了,可是圣人之道还是没有一点眉目,王阳明的身体却格出问题了。
经此一事,王阳明备受打击,对朱熹的“格物致知”
学说更是失望,觉得所谓格物致知皆是骗人。
经此一事后,王阳明对于朱熹的“程朱理学”
渐渐不再认同,转而寻找其它成圣悟道之路,最终悟出了“心即理”
,亦即“心外无物”
的心学宗旨,一举走出了和朱熹相异的道路。
…………
思绪回转。
朱洵对王守仁说道:“伯安,克贞不仅是老夫好友,还是海内鸿儒,他的见识学问、为人做派,老夫也是十分佩服的。”
“克贞爱书,每次翻阅群书,碰到至言格论,契合于心者,便吟讽不已,定要全部用朱笔圈点,这样读书常常至深夜,然后才入内寝,不尝有顷刻的懈怠。”
“他曾说过先圣孔子佩象环是取中虚之义,因此他也置一象环佩带着,日不去身,表示中虚无我。”
“他在芸阁讲学的时候,常常是议论慷慨,善发人智,听者忘倦。
还有一些有志于道者,常常登门拜访,请教各种问题,至于终日不忍离去,那时,他的芸阁总是热闹非凡。”
朱洵说着,神情略带感伤,毕竟两人已多年未见。
回忆,如一片片凋零的叶子,在迷茫的红尘中,承载着如烟的往事,像萧瑟秋风,擎着回忆的碎片。
“所以,克贞对伯安你的指点是弥足珍贵的,你当砥砺前行才是。”
仿佛是自己的想法得到了肯定,王守仁意气风发,红光满面。
“谨遵世伯叮嘱,伯安也当不负一斋先生的教诲。”
…………
红尘一骑露华香,不管卢龙道路长。
...
谁信御前供玉食,不呈妃子不先尝。
紫阳书院门前,太渊和朱洵目送王守仁夫妇离去,渐行渐远成黑点。
太渊青衣负手,想着经过自己这么隐晦地提示,不知道王守仁会不会提前开始研究他的“心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