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曾明小时候立志要成为匡扶正义的大记者,大学时觉得能进报社就很不错,找实习觉得能学到东西就行,毕业后只要给钱什么都干。
受不了试用期两千块钱的工资,他辞职了。
追踪事件后续,在他看来完全就是吃力不讨好的项目。
当下每天发生那么多事,除非是当事人,谁会关心十几年前的事?哪怕是名人也吸引不了太多关注。
更何况工资很低,他果断跳槽,做他以前很不屑的狗仔。
虽说主要是拍娱乐明星,但他不挑,只要看到有点关注度的他都拍。
一个月下来赚的是他之前3个月工资的几倍,就是不太稳定而危险,他考虑找个兼职,这样快速赚钱,能早点攒够钱退休。
找了好久,居然找到之前报社发布的兼职,工资和他试用期时的一样,还不用坐班?!
曾明骂骂咧咧地接下了,抛开工资和前景,他挺喜欢这个工作的。
各种各样的新闻都有,有的当事人活得好好的;有的当事人报道没多久就死了;有的十几年来一直坚持发声维护权益。
他记忆力很好,看过的报道基本都能记住,印象最深的一篇是:
「3岁女童坠海,意外还是人为?」
完全戳中他推理爱好者、阴谋论者的心。
看标注,这条报道当年被很多人喷是在吃人血馒头。
因为孩子父母要身份有身份、要地位有地位、要钱有钱,并且孩子身体健康。
总之没有任何理由害死自己的孩子。
曾明却很认可这个报道提出的质疑,根据他多年看小说的经验,他猜测是女孩的父母做的。
至于证据,他没有,他又不是警察,不需要证据。
曾明洋洋洒洒写了几百字,写明自己认为这个报道值得追踪后续。
比如,事件后父母关系怎么样,有没有新的孩子……
报社驳回,两个当事人一个有点粉丝一个有钱,惹不起。
被驳回后,曾明却更加感兴趣了,尤其是搜索后发现陈仰曾经写过悬疑小说,更可疑了,悬疑作家变成笔下的凶手什么的小说他看多了。
他找了有关这件事的更多报道,那时大多是纸媒,好在他本身是业内人士,虽然废了一番功夫但还是找到了很多。
还从二手网站买了陈仰的那本悬疑小说,一有时间就看陈仰的访谈,同时也搜集林裕的信息。
看得多了,他几乎成了陈仰的黑粉,严重怀疑陈仰才是那个隐藏的凶手。
因此,在于舒云提到陈仰时,他瞬间精神了,在给出建议时,兴致勃勃地分享他的推测。
“嫉妒啊,就是纯粹的嫉妒!”
曾明模仿话剧演员的动作和语气,总结到。
动作很是浮夸,但作为观众的姜月没有被他的滑稽表演逗笑。
她脑海里反复回放着曾明所说的话。
曾明不认识陈仰,不认识林裕也不知道坐在他面前的就是他所说的受害者——林月。
因此他的猜测虽然非常大胆,但是完全客观的。
他的猜测也为姜月寻找陈仰的动机提供了新的方向。
姜月很多对于普通家庭的理解,基本基于电视剧。
即使,有人和她表示电视剧太夸张了,但姜月认为剧本来源于现实,电视剧就是现实的投射。
电视剧中,丈夫和妻子的两大矛盾来源:
1.婆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