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直到现在,他才发现自己的欲.望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强烈。
这就是所谓的生理性喜欢?
他还没对方微信,就已经幻想起来了。
齐祀调整了一下姿势,强制自己将目光从连景的身上移开。
他要克制自己。
他对另一半的要求很高的。
他希望对方极为优秀,在人群中闪闪发光,几乎能在第一时间被注意、被发现,就如同璀璨的、耀眼的宝石。
珍贵且无可替代。
可惜这样的人实在太少了。
在齐祀出神的时候,“创新杯”
的比赛正式开始。
连景的目光落在参赛人员身上。
不得不说,A市的名校很多。
当前上台的项目内容都挺亮眼的,部分小组甚至还投入大量的资金进去,研发出对应的产品实物进行展示。
当然,即便没有对应的产品展示,他们也会提供对应的视频或者动画展示,形式多种多样。
在面对评委提问或者点评时,项目团队的对应成员都会阐述各自负责的部分,项目展示极为全面、深入。
尤其是连景前面、刚刚跟连景搭话的那个理工男所展示的是无人机的集群算法,无人机的控制数量成功突破三十架,成为全场的焦点。
所有参赛选手都能清楚地看到他们所展示的视频里,三十架无人机有序飞行、变换阵型的震撼场面,配合着理工男慷慨激昂的理念陈述,极具感染力。
“这次复赛,这无人机算法是不是铁进了?”
“应该是的,没看到那些评委都点头了吗,说不定他的项目还是第一呢?”
理工男他们成员下台的时候,全场几乎响起热烈的掌声。
在他们看来,这场比赛的第一名已经出来了。
当连景上台的时候,无论是评委还是底下的参赛者都提不起兴趣。
尤其是连景还是一个人来的。
“这个A大的,我还以为他组员没到呢,没想到居然是一个人参赛。”
“有点离谱了。”
理工男的团队开始低声讨论起来,他们参与过整个项目的拟定、设计,知道一个项目想要落地有多少困难。
他们要提出创新点、研究技术难题,还需要根据市场进行拓展,同步进行财务规划。
可以说,一个项目能否进入评委的眼睛,需要各个专业齐心协力,共同统筹规划。
一个人想要让评委满意,根本不可能。
“静电薄膜驱动器?”
在看到这个主题时,不少人微微皱了皱眉。
他们很多人都没听说过这样东西。
而还有一小部分人,他们会通过前沿课程、学术的讲座了解过相关知识。
“这是一个新兴的柔性驱动技术。”
理工男小组成员中有人对这方面有所了解,他小声解释道,“它具有一定的优势,在部分领域中颇具不错的应用前景,但目前技术并不成熟。”
“我导师说,短时间突破不大可能。”
理工男本来还有些忐忑,因为相较于连景静电薄膜驱动器的新兴项目,他们无人在创新方面略微有些逊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