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明珠,小九和阿仪,你更看好谁?”
景熙帝负手,沿着湖畔缓步前行。
“三哥这话可问住我了,”
叶倾华跟在他身侧后半步,“九弟与八妹皆是万中无一的俊杰,我相信三哥心中自有圣断。”
“你呀”
景熙帝无奈地回手虚点了她一下,笑道,“果真是历练得成熟老辣了,竟也学会跟朕打这官腔太极。
当年那个敢拍桌和朕叫板的人呢?”
也不为难她,毕竟这问题怎么答都不妥。
只低低叹了口气,似自语,又似说与她听:“朕在想,步子若一下子迈得太大,会不会根基不稳。”
这也正是叶倾华深深担忧之事。
八月,七十三岁的左相云太傅病重,景熙帝亲至府中探望,于病榻前密谈良久。
当月月底,两朝帝师仙逝。
临终前,他紧紧拉着云舒的手,留下最后嘱托:“子谦,云家交给你了,莫让云家百年门楣,就此没落。”
景熙帝惜才,免了云家子弟丁忧。
九月,一场关乎选官的黑色交易被赵英如查出,牵扯甚广,六部及督察院均被波及,朝野震动。
也正是在这一年,朝堂迎来了新一轮的新老交替。
许多老牌世家的重臣,仿佛约定好了一般,开始主动为家族中崭露头角的子弟让路,其中便包括左都御史王德等。
而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年仅五十七、尚在壮年的户部尚书谢安道。
眼看叶倾华早已三品,而与其同期的长子因自己的缘故,在外做了六年的知府,他心下一横,竟也递上了告老的奏疏。
谢烁、王约连升两级分别任户部左、右侍郎。
云舒连跳多级任吏部尚书,明眼人都知道,这些年临月公主的诸多施政方略背后,皆有云舒运筹帷幄的影子。
若非一直被云太傅压着,他早该升迁了。
叶倾华和赵英如的官职亦有变动。
叶倾华擢升户部尚书,赵英如则晋为大理所少卿。
二人的功绩政声摆在那里,纵有微词,也无人能说出半个“不”
字。
后世史官论及此段,常感慨雍和二十一年那一榜的考生,不仅面临了史上最激烈的竞争,也遇上了最快的升迁之机。
他们恰逢其时,遇上明君,那位看似仁厚,实则最为刚毅、处事最为公正的景熙帝。
又是一年冬。
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将整个京城笼罩在一片静谧的素白之中,唯有街角巷尾,几株红梅倔强地探出头来,为这银装素裹的世界添上一抹艳色。
秦王府门前,马车刚停稳,侧妃严氏便撑着伞迎了出来,陪着笑脸,细语闲话。
见他暗沉的脸色稍有缓和,她话锋悄然一转:“王爷,妾身那不真气的表弟,今年不过得了个同进士。
本也是打好了招呼,却不想九月出了那档子事,如今还待职在家。
王爷可否帮妾身想想法子?”
秦王闻言,倏地笑出声来。
起初只是低笑,随即越笑越大声,直至眼角都迸出了泪花,在这冰天雪地里,显得格外刺耳而悲凉。
严侧妃被这突如其来的笑声吓得噤若寒蝉,一个字也不敢再多言。
想起昨夜,他与景熙帝如幼时那般,同榻而眠,卧膝长谈。
从少时宫苑内的趣事,到彼此情感路上的坎坷,直到三哥蓦然抛出的决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