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这种书也敢摆在公共图书馆?真是败坏风气。”
她回头,看见一位中年妇人皱着眉,正把那本书从架子上抽出来,塞进包里。
袁晨曦没有立刻出声。
她蹲下身,对念安轻声说:“记住刚才书里的画面了吗?我们一起把它画下来好不好?”
孩子懂事地点点头。
回家后,他们用大画纸临摹了整本书的插图,并在最后一页添上一行字:**“每个孩子都值得拥有一个可以说‘我爱你’的家。”
**
第二天,袁晨曦带着这幅画来到图书馆,找到负责人说明情况。
对方听完经过,神情复杂,但最终答应召开一次公众听证会,讨论“多元家庭题材图书是否应纳入馆藏”
。
消息一经公布,引发热议。
支持者认为教育应当包容真实;反对者则称“传统价值观不容挑战”
。
媒体争相报道,话题冲上热搜。
听证会当天,袁晨曦穿着素净的白裙走进会场。
念安坐在她身边,手里紧握着那幅画。
台下坐满了人??有庇护所的姐妹们,有参与“风筝信使”
的学员,也有素未谋面却默默支持的陌生人。
主持人请她发言。
她站起身,没有拿稿子,也没有提高音量。
她只是平静地说:
“十年前,我不能公开抱我的孩子,因为法律不承认我是母亲。
五年前,我在幼儿园门口被人指着骂‘变态’,只因为我牵了另一个女人的手。
一年前,还有家长联名要求学校劝退念安,理由是他‘成长环境异常’。
但我今天站在这里,不是为了争辩谁对谁错。
我只是想问各位一个问题:
**如果一本书能让一个被欺凌的孩子知道自己并不孤单,它有没有存在的价值?**
如果一幅画能让一个躲在closet里的母亲鼓起勇气对孩子说‘妈妈爱你’,它该不该被看见?
我不奢望所有人理解,但我恳请大家??至少,不要剥夺别人看见希望的机会。”
全场寂静。
片刻后,一个年轻女孩站起来,哽咽着说:“我十三岁那年,就是因为读到一本讲女同家庭的书,才没跳楼。
我知道,我不是怪物。”
又有人起身:“我是小学老师。
班上有孩子父母离异,跟奶奶生活。
他看到这本书时问我:‘老师,我和别人不一样吗?’我说:‘你只是多了一份爱而已。
’他哭了,那是他第一次笑。”
掌声由零星到沸腾,最终汇成一片海。
投票结果揭晓:**87%的参会者支持保留并增设相关书籍。
**
散场时,那位曾藏书的妇人走到袁晨曦面前,低声道:“对不起……我只是……不太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