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文字说完,我们再来看看秦始皇的第二步——车同轨。”
“这一点,很多人都会诧异,为什么这能算是大功绩呢。”
“前边提到的书同文,这事就算我不细讲,其实在座的各位多少也能理解。”
“可车同轨这东西,不就是把每辆车车轮间的距离固定吗,这也能算是功绩?也好意思吹牛?”
“现在的车从qq到suv,我爱什么样就什么样,不高兴我骑独轮车,高兴了我整辆三轮开开,反正你管不了我。”
“这么一想,车轮间的距离都要管,这实在是管的太宽了,这怎么能算功绩呢?对吧。”
有的学生又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其实这项制度还真没那么简单,这个改革无异于一项跨时代意义的运输革命。”
“我问你们,当年的路是什么路?”
有个男生回道:“奔向美好生活的希望之路。”
赵老师:“……”
“你听听你说的这是人话?”
赵老师指着那男生笑骂道。
“土路。”
这时第一排的一个女生说道。
“对喽,就是土路!”
“其实我们现在去乡下,很多道路依旧是土路,我们也会发现很多土路被大车压的不成样子。”
“那问题又来了,为什么会把路压成这样呢?或者说什么时候大车会留下深深滴车辙印呢?”
这次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道:“下雨天。”
“没错,就是下雨天,下雨的时候,土就变成了泥,走起来就费劲了,还会产生深深地印记,这就造成了我们看到很多土路基本都有深深的轮胎印记的原因。”
“但即便是这样,那路其实还是能将就用的,无论是大车还是小车基本都能将就过去。”
“但在过去这路就过不去了,因为现在我们用的是橡胶轮胎,而古代是木头做的轮胎。”
“即便是现在的橡胶轮胎也有崴泥的时候,更何况当年的木头轮子呢。”
这时,赵老师翻到下一页ppt,展示了一张深深的车辙印记照片。
洛璃估计,这车辙印至少有三十厘米深。
她看了一眼手机,看到许多认同的弹幕,便知道这图片上的景象应该是真实的。
“在当时,车轮反复碾压过后,会形成和车轮宽度相同的两条硬地车辙,这两轮之间的距离便被叫做‘轨’。”
“长途运输时,如果能让车轮始终沿着硬地车辙行驶,就会非常平稳,显着减少畜力消耗和车轴磨损,就像大雁南飞时,后面的大雁比较省力一样。”
“不是没有车辙的路不能走,而是如果不沿着成千上万人几十年来形成的车辙走,你将走得慢,车辆也容易损坏。”
“我们在看兵书的时候,常常看见书中形容一个地方道路狭小叫做‘车不方轨’,就是说这条道路狭窄到只有一辆车能走的车轨,基本相当于今天的单行道。”
“如果这时候两辆车碰头了,那可就费了劲了,因为就要论论谁该把谁的车辙让出来。”
“这基本相当于今天单行车道,两车碰头的场面。”
“古往今来,因为这个可没少起冲突,你们可能会想,这有啥的,大不了就让一让呗。”
“这还真没那么简单,当年让车辙一件很费劲的事,你们看一看这么深的车辙,你把车从中拉出来得有多费劲?”
“有个成语叫做‘改弦易辙’,意思是改变不适宜的方向或方法,这个词多通常是用来形容改革的风险和困难的。”
“改弦,弓有断的风险,易辙,要使出牛马力气才能突破困难。”
“所以知道车辙对古代运输的意义了吧,那么我们也就知道了,秦始皇为什么要将全国的车轨进行统一。”
就在底下的学生们期待赵老师继续讲下去的时候,他抬手看了看表,笑着说道:“先休息十分钟,十分钟后我们再讲。”
:()诸朝陪我刷短视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