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这幅字笔力苍劲,气势雄浑:“子瞻兄,此字赠与你,愿你在黄州能如这字中之意,坚韧不拔。
你之才情,不应被此挫折所磨灭,吾等期待你归来之日,再展宏图。”
苏轼接过字,与众人一一告别,踏上了前往黄州的路途。
他的背影在众人的视线中渐行渐远,但他的形象在苏门弟子心中却愈发高大。
第三章:黄州岁月黄州的生活起初对苏轼来说是十分艰苦的。
他一家住在简陋的居所,房屋破旧,墙壁斑驳,寒风从缝隙中灌入,让屋内之人瑟瑟发抖。
生活拮据,常常为了衣食发愁,但苏轼并未因此而消沉。
他望着那片荒芜的东坡之地,心中涌起一股豪情。
他亲自拿起锄头,开垦荒地,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泥土沾满了他的双手,但他的眼神中却充满了坚定。
在东坡之上,他种起了庄稼,看着那些嫩绿的幼苗从土里钻出,他仿佛看到了希望,于是自号“东坡居士”
。
在黄州的日子里,苏轼常常独自漫步于江边。
江水滔滔,奔腾不息,那汹涌的波涛似在诉说着千古的故事。
他站在江边,任江风吹拂他的发丝和衣角,思绪如同那飞扬的芦花,飘向远方。
在这一次次的漫步中,他写下了《赤壁赋》这样的千古名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赤壁之下宁静而优美的夜景,那清风、明月、江水仿佛就在眼前。
在文中,他与友人谈论天地万物,从宇宙的无穷到人生的短暂,从变与不变的哲理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感慨人生短暂却又豁达超脱。
他以文字为舟,在思想的海洋中遨游,为后人留下了一座文学的宝库。
苏轼还常与当地的百姓交往,他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生活疾苦。
他看到百姓们因缺乏知识而生活困苦,便主动教百姓们读书识字,为他们讲述外面的世界。
他的善良和博学赢得了百姓们的敬重,百姓们对这位大才子敬爱有加,常常送些自家种的果蔬给他。
那些新鲜的果蔬,带着泥土的芬芳和百姓的情谊,成为苏轼在黄州艰苦生活中的一抹温暖色彩。
有一次,苏轼与几位好友在黄州城外的赤壁矶游玩。
赤壁矶陡峭的石壁直插云霄,江水在其脚下滚滚而过,涛声如雷,气势磅礴。
望着那陡峭的石壁和滚滚江水,苏轼仿佛看到了当年赤壁之战的惨烈场景。
他的眼神中透着一种敬仰和感慨,对友人说道:“想当年,周公瑾在此处意气风发,以少胜多,成就千古佳话。
他以雄才大略,指挥若定,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而吾等今日,虽身处困境,亦当有此等豪情。
人生之境遇,不过是一时之风雨,只要心怀壮志,便能乘风破浪。”
他的话语在赤壁矶上回荡,激励着自己和友人。
回到家中,苏轼灵感如泉涌,又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这首词气势磅礴,如同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在眼前展开。
他以豪放的笔触描绘出赤壁的雄伟壮丽,缅怀古代的英雄豪杰,尽显苏轼的豪放之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