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赠相国、齐王,备九锡殊礼。
诏以高澄为使持节、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大行台、勃海王。
高澄上表启辞王爵,诏准以太原公爵摄理军国。
东魏军前线大胜梁军,献俘邺城。
孝静帝亲见萧渊明及被俘将帅,令皆送往晋阳。
丞相高澄极备礼节待之,并道:先王同梁主和好十余年,不料一朝失信,导致纷扰。
我今欲重复和好,因知定非梁主本意,当是侯景煽动所致。
殿下可派使者询问斟酌,若梁主尚念先王情义,重新往来友好,我则必将殿下以及部众一并放回。
于是令萧渊明修书,遣使送往建康。
梁武帝得书大喜,亦复书慰问高澄。
高欢下葬之后,高澄便怀篡逆之志,乃离晋阳,率禁军入京。
东魏孝静帝美容仪,臂力过人,且轻功极高,能挟石狮逾越三丈宫墙;又是神箭,射无不中,并好文学,从容沉雅。
时人以为其有孝文帝风烈,故为大将军高澄所忌。
,!
当初高欢自羞有逐君之丑,事奉静帝甚恭,事无大小必报与帝知,悉听旨而后行。
每逢侍宴,则俯伏为帝上寿;静帝若设法会,乘辇行香,高欢则亲自手捧香炉步从,鞠躬屏气,承望颜色。
丞相尚且如此,故满朝诸臣侍帝莫敢不恭。
至高澄掌握权柄,对孝静帝倨慢无礼,使中书黄门郎崔季舒观察静帝动静,朝中大小事皆令崔季舒得知方可。
入朝时曾侍帝饮,不顾君臣大礼,举大觞亲至帝座之前,对孝静帝道:臣高澄劝陛下饮酒,若不饮便罚!
孝静帝见其如此无礼,不胜愤怒,当面喝斥道:大丞相欲效曹丕及司马炎乎?自古无不亡之国,朕生又有何益!
高澄闻言亦怒,当众开口骂道:朕,朕?狗脚朕!
即命崔季舒起身过来,当面殴击孝静帝三拳。
孝静帝竟然未敢还手,颓然入座。
高澄嘿嘿冷笑不已,环视众臣,振衣而出。
殿中侍宴众臣无不胆颤心惊,并无一人挺身出面喝责。
孝静帝双臂有千斤之力,挟石狮尚能飞越三丈宫墙,若肯还手时,休说是崔季舒一介黄门,便是高澄所带侍卫齐上,亦不见得讨着甚么便宜。
就算亲自当场将高澄击杀,又有何难?直如此当面受臣下所殴,奈何本性清高自赏,从容沉雅,不愿在臣僚面前挥拳动粗,以至于此。
待到次日,高澄酒醒,自觉过分,乃使崔季舒入宫抚慰皇帝。
孝静帝反要谢高澄恩典,并赐崔季舒绢百匹。
崔季舒出宫,孝静帝思来想去,不堪侮辱,乃咏谢灵运诗句道:韩亡子房奋,秦帝仲连耻。
本自江海人,忠义动君子。
侍讲荀济闻诗而知帝意,乃与祠部郎中元瑾、长秋卿刘思逸、华山王元大器、淮南王元宣洪、济北王元徽等密谋,欲诛高澄,又向天子微露其意。
孝静帝敕书佯问荀济:卿欲何日开讲?荀济见天子意允,遂将数人密计告知。
孝静帝便依其计,下诏众臣,诈言风水吉凶之故,欲于宫中筑一土山,实于其下开地道通向北城,所掘之土故堆成山,以此掩人耳目。
计划地道挖通之后,孝静帝便可逃出皇宫,组织天下兵马,与高澄决一死战。
高澄岂能料到此事究里?只谓皇帝闲来无事,迷信风水,也自懒得理他。
如此一条妙计,不料天意使然,也是国祚将终,致令其事不成。
当地道开至千秋门,即将透城而出之时,不料被守门者发觉地下有异,告于高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