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一大堆保护措施出台。
最保险的方案就是:把电子人格保存在硬盘里,植入脊髓中不断记录实时数据。
电子人格技术的弊端很明显,但是它能免除死亡,意外死亡后,通过提前存储的电子人格,人类可以随时复活。
即便万分担心人格被篡改,也要披着一层层安保措施避免死亡。
本就是备受争议的技术,却因为恐惧死亡、永生诱惑得到不断发展。
当电子人格技术铺开,除了大脑外的血肉之躯被舍弃,人类基本进入了一个0死亡的时代。
赛博都市也是那时开始不断扩建。
随着时代变迁人们逐渐发现这技术太美妙了,逐渐没了反对声,因为这时人们的争议点已经来到了人类是否还需要躯体。
没有死亡,蓝星已经拥挤不堪。
不止是生育缘故,还有不同电子人格被反复下载的缘由。
根据资料,那时蓝星起码有110的电子人格同时存在2个以上的载体。
现实太过拥挤。
网络却是一片绿洲,那里有近乎无尽的空间。
利用人格稳定器,人类完全舍弃了肉体。
无需载体电子人格可以在虚拟的网络世界维系人格,所有的一切和持有躯体的人没有任何区别。
以主机为载体,用数据畅游网络,作为保障只是一个程序。
太荒谬了,可那时的人们就是接受了。
即便有人发现,那些没有凭依的电子人格存在巨大缺陷。
他们平日表现得和生前一模一样,可那不过是人格富集的数据集合经由人格稳定器解码后的智能反馈行为。
获得喜爱的事物就笑,遇上悲伤的事物的就苦,被欺负就委屈……他们的本质已经和大数据ai没有区别。
不对,电子人格比ai更简陋。
人类,作为需要不断与环境交互的生物,不可能断开数据的输入。
若是你的行为惹一个电子人格不开心,你可以告诉他:“以前的你会开心。”
。
不断重复这个流程,只要电子人格产生自我怀疑,他的人格稳定器就会修正电子人格的情绪,让他对原本应该讨厌的行为感到开心。
如此简单的技巧,甚至不需要专门学习。
更甚者只要掌握高级技巧,随时可以通过人格稳定器操控一个电子人格的所有行为。
大量的人类舍弃载体前往网络世界,人类已经无法回头。
他们只能不断在错误的基础上升级技术。
若是正确的道路一同发展起来,或许还能曲线救国。
可是历史没有如果。
能被人为调教的电子人格同样能反向输出数据到网络中。
他们留下的数据大部分带有极强的个人色彩机械难以处理的,只有人工处理。
因为是无意义的所以大部分都会被删除。
若是把它们全部视为垃圾一刀切处理,把这些无用数据全部删除那么人类还有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