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另外,最近这段时间经过对老百姓就是否愿意跟养殖场合作,以及合作方式的了解中,老百姓普遍都没有钱进行先期投入,如果我们养殖场再进行补贴,资金就远远不够了。”
郑洪涛说到这里停顿了下来,黄德育接过来他的话题说道:“就算是没有春喜这事,养殖场账面上的这十八万多也不够用。
按照咱们设想的经营模式,咱们在养殖场把种蛋孵化出鸡苗之后,是卖给农民,由他们饲养长大,然后从农民手里买种蛋,养殖场再孵化,再把鸡苗卖给农民这个循环的过程……但是在前期阶段,农民要从咱们这儿购买鸡苗,还要自己建造简单的鸡舍,这都是需要钱的,预计每一户的启动资金也要在一到两万之间。
经过我的走访了解,农民愿意跟养殖场合作的积极性很高,但是手里能拿出这么多钱,并且敢大胆投资的人却不多。
所以我认为,在前期阶段,想要按照咱们的这个模式经营下去,只能对农民补贴钱,这可不是一笔小数字啊。”
“另外,咱们这个养殖场的规模不小,需要很多人力,文海也已经招了一部分工人了,我和文海的工资都不着急,但是这些工人的工资肯定要按月发的,这笔钱虽然不算太多,但是也要考虑到,免得到时候养殖场拿不出流动资金,引起麻烦。”
由于大家都已经了解黄德育的性格,知道他向来都是有话直说,所以对他提到工资的事也就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
谢文海倒是为了避嫌,跟着说了一句:“老黄说得对,我们的工资都不着急,现在主要是养殖场尽快投产,发展起来。”
郑洪涛也顺着说道:“谢叔,黄站长,感谢你们的理解,都到了这个程度了,我们一定会想办法让养殖场早日投产,至于工资,也并没有多少钱,我们尽量谁的都不拖欠。”
陈庆东其实跟黄德育想的一样,养殖场跟老百姓合作,别看老百姓的积极性高,但是如果让老百姓先垫钱的话,恐怕就没有多少人愿意了。
毕竟老百姓手里这点钱挣得不容易,而且由于长久的根深蒂固的原因,大多数老百姓都是求稳,甚至连一点冒险的心思都没有。
不过在陈庆东心里,却已经有了一个简单的蓝本,那就是首先去跟吴庄的人合作!
刚来双山镇上班的时候,他因为计生办抓大肚皮的事跟着郭玉峰去过一趟吴庄,并且当时应该给吴庄的村支部书记吴金海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关键的是,吴庄是双山镇一个特殊的村庄,堪称是双山镇的“小温州”
,村里有钱的人多,而且思想也都比较开放上进,做生意赚钱的气氛浓厚,所以陈庆东准备从吴庄打开一个突破口。
但是黄德育说的也没错,就算是吴庄的人愿意跟他们合作,恐怕这些精明的人也不会一上来就自己完全投钱进去的,恐怕前期养殖场还是要给出补贴,这可都是钱啊!
再加上现在蔡春喜住院还不知道要花多少钱,所以养殖场账面上的这十几万真是不够花!
如果不是高坤给的十万块钱,现在养殖场的钱更是捉襟见肘!
不过,经过了办养殖场以来的这些事,陈庆东对其中会遇到的困难已经有了进一步的心理准备,所以现在面对的困难说起来也没什么,不就是缺钱吗?
陈红兵这时候说道:“小东,当时咱们办养殖场的时候,高镇长曾经说过,只要咱们把养殖场的前期工程做好,就可以拿这个做抵押从信用社贷出来钱,现在你能不能去问问这个事?”
陈庆东点头道:“哥,我回去就找高镇长和信用社的岳主任问问这件事。”
然后又问黄德育:“黄站长,你是这方面的专家,按照你的设想,咱们还需要多少钱才能正常运行?”
黄德育想了想,说道:“按照咱们的规模,前期应该也需要跟至少一百户农民合作,才能把咱们孵的鸡苗完全消化出去。
如果按照每户农民自己需要投资一万块钱,我们给予一半的补贴来计算,那么这也需要五十万的资金,另外再加上其他的一些流动资金,账面上的资金应该不能少于六十万。”
说完这些,黄德育又说道:“当然了,这个数字只是我的估算,如果咱们给农民的补贴降低一点,或者,暂时不发展那么多合作户,那就用不了这么多钱。
不过,庆东,就算是你找到了五十万,养殖场正常开始了运行,那么你也得尽快去找销路,要不然,等到第二个阶段,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需要的钱就更多。”
谢文海也感叹道:“建筑班给咱们建养殖场的钱也还拖着呢,这一笔钱也不少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