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这里模拟了崇祯的性格缺处,他自己也知道自己说错了话,但是皇帝的身份让他又放不下脸来。
他没有接受过帝王教育,从小接受的,都是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一套思想深入内心之后,他就觉得大臣们应该都是忠臣,效忠君主,恪尽职守,那都是本分。
而做皇帝,就应该勤政爱民,他也是这样做的。
原来那宝玉自幼生成有一种下流痴病,况从幼时和黛玉耳鬓厮磨,心情相对;及如今稍明时事,又看了那些邪书僻传,凡远亲近友之家所见的那些闺英闱秀,皆未有稍及林黛玉者,所以早存了一段心事,只不好说出来,故每每或喜或怒,变尽法子暗中试探。
这就是说宝玉与黛玉相处了这么久,已经在内心里认定了黛玉,只是不能天天直白的说出来,那就变得庸俗了,所以都是暗中试探。
那林黛玉偏生也是个有些痴病的,也每用假情试探。
因你也将真心真意瞒了起来,只用假意,我也将真心真意瞒了起来,只用假意,如此两假相逢,终有一真。
其间琐琐碎碎,难保不有口角之争。
崇祯皇帝与朝廷上下的相处方式,就像古代礼法之下公子与小姐之间相处,有什么想法都要拐弯抹角的试探,总不能直言不讳,看过前文的可以找出一些例子来。
最明显的一次,黛玉想要进入怡红院,却并没有直接大声告诉宝玉房里的丫鬟,而是小声的敲门,先试探宝玉的反应。
即如此刻,宝玉的心内想的是:“别人不知我的心,还有可恕,难道你就不想我的心里眼里只有你!
你不能为我烦恼,反来以这话奚落堵我。
可见我心里一时一刻白有你,你竟心里没我。”
心里这意思,只是口里说不出来。
宝玉的想法是:都到这种落魄的时候了,你还不明白我对你的忠心吗?你居然还拿话奚落我,看来我对你的真心都是白费了。
那林黛玉心里想着:“你心里自然有我,虽有‘金玉相对’之说,你岂是重这邪说不重我的?我便时常提这‘金玉’,你只管了然自若无闻的,方见得是待我重,而毫无此心了。
,!
如何我只一提‘金玉’的事,你就着急,可知你心里时时有‘金玉’,见我一提,你又怕我多心,故意着急,安心哄我。”
看来两个人原本是一个心,但都多生了枝叶,反弄成两个心了。
那宝玉心中又想着:“我不管怎么样都好,只要你随意,我便立刻因你死了也情愿。
你知也罢,不知也罢,只由我的心,可见你方和我近,不和我远。”
正是因为双方都将真情隐藏起来,你以假情试探,我也以假情试探,造成双方无法真心相待。
那林黛玉心里又想着:“你只管你,你好我自好,你何必为我需自失。
殊不知你失我自失。
可见是你不叫我近你,有意叫我远你了。”
黛玉一心只为宝玉,即崇祯一心只为大明,大明好他自然好,所以黛玉想你何必为我自己迷失自己该做的事呢?你大明一失了方寸,我自然也会失了方寸。
如此看来,却都是求近之心,反弄成疏远之。
如此之话,皆他二人素习所存私心,也难备述。
这就是二玉的近中远,就是看似两个心求近,但是总觉得你既然心里有我,就应该为我考虑,为我着想,你应该做的却没有做,导致心里开始疏远。
这就是皇权与国家之间的矛盾,导致国家产生了分手的想法,也和情侣之间的相处类似,时间久了,一方出现了厌恶,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
而宝玉和薛宝钗却因为隔得远,就对对方没了这些要求,偶尔也会觉的对方还不错,这就是远中近,类似于今天所说的距离产生美。
如今只述他们外面的形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