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小时常听爷爷讲,有一年冰雹那个猛呀,把庄稼打成了光杆,全村几乎都出去乞讨。
叔公十来岁,走丢了,再也未找回来,爷爷临终对这个小弟弟仍惦念不已。
叔公年近花甲,瘦骨嶙峋,听着侄孙讲述家中状况,不禁涕泪横流。
“那年走失后,我就随着人流来到拉萨东郊一座小庙出了家。
蒙古人从雪山下来,被小藏巴汗围困在附近,老汗王派人送信让伏兵速来接应,是我带的路。
途经哲蚌寺,叫图布的队长请堪布把我留了下来。”
“叔公啦,这么多年,怎么不回去看看或者捎个信儿,免去家人挂念。”
“其实,后来凭口音和记忆,我也知道了自己的家乡,我想菩萨保佑进了哲蚌,自己努力学出点儿名堂,也给家人增光,可慢慢明白……难啊。”
后来色朗明白,即使进入哲蚌这样的全藏首寺,真正出人头地的很少。
同样的资历同样的修为,家庭背景对一个僧人的出路致关重要。
富余家庭可以向扎仓多做布施,向僧众施饭施茶,为自家子弟聘请高僧教学辅导,即使谋到康村内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执事,有机会一外放就可任职。
穷僧不但请不起经师,还要做些杂役以换取补贴。
这并非不公平,是由前世黑白业决定的,而且佛祖也给穷家子弟留下上升的空间,比如有的活佛就转生在普通人家,一些家境贫寒的僧人,由于根利,再加上刻苦习修,也有考取较高学位甚至格西的。
叔公说他年轻时,扎仓好几位经师都是农家出身,待人和蔼亲切。
上个月叔公去世了,临终前拉着色朗的手说:“进了学员班,抓住这个机会,以后会有出息。
这几十年我也想家,总算见到了家里亲人……”
火葬对僧人属高等级方式,但亲属要支付不菲的费用,色朗无力拿出,只好采用天葬方式。
头一天康村组织众僧诵经祈祷转生三善,次日天不亮,色朗将赤身的叔公用氆氇包裹住背上,并将全部遗物——打着补丁的几件衣袍、一床被褥、一只木碗、一条糌粑袋、一串木制佛珠,放在一个袋子里,由阿旺帮助背着向附近天葬场走去,快到时,由天葬师接过,背上天葬台,然后按习俗将尸割碎,焚烧遗物,召请神鹰吃净。
望着山顶青烟袅袅,色朗知道叔公灵魂升天了,合十顶礼,祝愿叔公来世投到更好的人家。
山路弯弯曲曲,拐过一处山角二人不由一惊。
他们还从未俯视过哲蚌,它庞大的身躯历经二百多年暴风骤雨,威严地屹立在山脚,它是格鲁崛起的支柱和见证。
色朗想,在这巨大光环的背后,有多少像叔公这样信仰坚贞、默默修习又默默离去的普通僧人呀。
当然,关于叔公的话题,色朗没有对洛桑讲。
接下来的几天,洛桑感到很郁闷。
有一天他突发奇想:人们不是都说在这片雪域,达赖喇嘛至高无上嘛?不是说对我的话都须遵从嘛?好,那我就试试。
他叫过两位侍从,都在二十左右,命其中一个将他的被子散开叠起,再散开再叠起,如此一百次,命另一个用碗从净水桶中舀上水,端到宫顶平台泼下去,再舀一碗端上去泼,往返一百次。
二人各将一百零八颗的长佛珠挂在墙上用来计数,然后按吩咐默默做起来。
洛桑坐在一侧瞧着,好像在等待什么重大结果,他不时观察二人表情,都很平静,做的一丝不苟,并无怨色。
待两串佛珠都数到一百,二人停下。
洛桑小心地问:“你们做的很认真,可是心中有没有埋怨我?”
二人大惊,伏地连连磕头,“这是佛爷在教化点拨我们,怎敢有其他想法。”
,!
洛桑给二人摩顶,扶起他们。
“昨天听丹珠尔说,外面正过萨嘎达瓦节,纪念佛祖诞生、得道、圆寂,人们都围着大昭寺转经,转一圈顶平时转十万圈,这可是大功德,你们带上我也去转经。”
两位侍从吓得连连后退,弯腰吐舌。
“哎呀,行不行?说呀。”
二人声音发抖地说:“佛爷,小僧不敢。”
“去把你们领班叫来问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