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而且曾国藩是属于三朝重臣,朝廷可能更要以打压为主。”
李海涛点点头,认可王守正的分析。
“而左宗棠,则是后来居上,现任闽浙总督。
此人性格刚猛,做事相当果断。
但是刚猛有余,很容易得罪人。
我读过他写的几篇策论,左宗棠一直认为西北边防十分重要,我估计平定太平军后,左宗棠会带兵前往西北平乱。”
王守正道,“但是西北平乱,也是山高路远,需要很多军费。
这要靠朝廷源源不断地供给,一旦中断,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军心,后果也不堪设想。”
李海涛道,“岳父这里是否仍有左大人的策论,我想拜读一下。”
“有,我一会儿找给你。”
王守正道,“此人很有见地,水平也很高。
确实了是当世英雄。”
“老夫认为,李鸿章此人三人中前途最为远大。”
王守正喝了口茶道,“此人不显山不露水,已经把淮军发展到8万多人,而且配备了最先进的洋枪洋炮。
我两年前去上海时,应上海盐商的邀请,去参观过其军营。
军容齐整,装备精良。
我这几年见识过太平军、湘军,比起淮军,那都是差了一个档次。”
王守正又道,“加上我了解到,李鸿章此人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与上海、浙江一带的大商人,都处理得很好。
因此从来不用为军饷发愁。
李海涛补充道,“李鸿章大人也是小婿十分敬佩之人。
他在赴上海组建淮军之初,形势极为严峻。
当时上海是全国最大的通商口岸之一,华洋杂处,是江南财富集中之地。
鸿章大人带淮军抵达时,正值长毛第二次大举进攻,能否守住上海并徐图发展,鸿章大人面临着相当大的考验。”
“没错,当时上海的官绅组成了中外会防局,还希望洋人的军队来对抗太平军,根本看不上淮军。”
王守正道,“当时我正好在上海一带经营盐务。
了解到李鸿章当时激励将士说,军贵能战,待吾破敌慑之。”
“当年下半年,淮军没有依靠任何外界的力量帮助,独立进行了虹桥、北新泾、和四江口三次恶战,而且令我敬佩的时,李鸿章身为统帅,一点也不怯战,亲临前线指挥,击退了太平军,成功守住了上海,不但让上海的这些官绅刮目相看,也让外国人竖起了大拇指。”
王守正道,“而且我最钦佩的是,李鸿章创新能力实在是强。”
:()乱世第一能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