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
近现代自民国以来,经过几十年的移风易俗,端午节许多旧的风俗已被人们遗忘了,但端午节仍是民间深受欢迎的传统节日,粽子是不可缺少的佳节食品。
这一天的民俗活动很多。
龙舟竞渡和吃粽子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节庆活动。
这两项民俗与吴越地区渊源深厚。
《汉书?地理志》记载了古代越人“文身断发,以避蛟龙之害”
的习俗。
古代越人以龙为图腾,在每年端午,他们会举办盛大的图腾祭,使用刻画为龙形的独木舟,在江河上竞渡游戏,同时把粽子投入水里祭祀龙神。
铜钺上绘两龙,下绘竞渡,体现了“飞龙在天人在地”
的天地宇宙观,是古越人祭祀神龙和图腾崇拜的实物佐证。
赛龙舟据《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早在7000年前,远古先民已用独木刳成木舟,并加上木桨划舟。
龙舟作为一种文化,它的出现比屈原所处的年代要早得多。
春秋之前,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一些部族会在端午这天以龙舟竞渡的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这是五月初五龙舟赛最初的样子。
《淮南子?齐俗训》中有“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
的记载。
中国最早的“龙舟竞渡”
的图形,发现于浙江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甲村。
龙舟最初是用单木舟上雕刻龙形的独木舟,后来发展为木板制作的龙形船。
舟,与普通船只不同,大小不一,桡手人数不一。
如广州黄埔、郊区一带龙船,长33米,路上有100人,桡手约80人。
南宁龙舟长20多米,每船五六十人。
湖南汨罗市龙舟则长16—22米,挠手24—48人。
福建福州龙舟长18米,桡手32人。
龙船一般是狭长、细窄,船头饰龙头,船尾饰龙尾。
龙头的颜色有红、黑、灰等色,均与龙灯之头相似,姿态不一。
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绘(也有用纸扎、纱扎的)。
龙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鳞甲。
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
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
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隐隐可与古代鸟舟相对应)。
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
有的直接在河边祭龙头,杀鸡滴血于龙头之上,如四川、贵州等个别地区。
而湖南汨罗市,竞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庙,将龙头供在祠中神翁祭拜,披红布于龙头上,再安龙头于船上竞渡,既拜龙神,又纪念屈原。
而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
祭屈原之俗,在《隋书?地理志》中有记载:“其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
唐刘禹锡《竞渡曲》自注:“竞渡始于武陵,及今举楫而相和之,其音咸呼云‘何在’,斯沼屈之义。”
可见两湖地区,祭屈原与赛龙舟是紧密相关的。
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后,当地人民也曾魂舟送其灵魂归葬,故有此俗。
又如浙江地区,是以龙舟竞渡纪念曹娥。
《后汉书?列女传》中载,曹娥是投江死去的,民间则传说她下江寻找父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