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永乐初,蹇义曾说起过洪武末年的考评,称职者十之一二,真是动辄得咎,今天总算宽泛了一些。
上朝言事的温馨,议论风生的惬意,勒令回家的尴尬,远赴交趾的悲凉,回京奏事的冷遇,世态万象,酿出了人生百味的苦辣酸甜。
做个参议也没什么不好,只要没有那么多忧怀感伤,只要不把《岳阳楼记》挂在心头,满眼间便都是那掩映在绿树花草间的竹篱小院和田野丘壑边的涓涓小溪。
天涯尽处多的是不知寂寞的漫山遍野随风起舞的小草,随春来,随冬去,岁岁枯荣而无怨无悔。
心静止水时,自己就是那天涯海角的一棵草、一粒石,一任风吹雨打,无荣、无辱、无忧、无虑,倒也惬意。
不惬意又有什么办法,这种惬意中蕴涵着太多的苍凉了。
解缙心底是不愿随波逐流的,可命运就逼着他随波逐流,他的那些深刻的、洞见万里的见识也只能随他一起进入那无边无际的绿水青山了,至于后世有没有人说起,该发生的已经发生,又有什么干系呢!
四周热浪滚滚,心却一片冷漠,不拒他的也只有家了。
解缙不知在街上转悠了几个时辰,满身泥汗,疲惫地回到家中时,已过申时,夕阳正沉沉落去,留给长天的是一片迷蒙的空寂。
往事已升华散尽,化作了袅袅炊烟,随风去了。
进门见兄长解纶、姐夫黄金华在客堂坐了,有些意外,拱拱手,就一身酸臭的衣服,打横坐了。
解纶为人低调、沉稳、谦和,多一句不说,树叶掉下都怕砸着,故不似解缙这样一会儿天上一会儿地下地飞转,这些年只是以御史身份做了些巡视光禄、仓场、内库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得罪人,落得个稳当;姐夫黄金华和解纶倒有很多相似之处,为人矮三分,不愿惹事,工科给事中也做得长久,虽没有大的长进,却也不会有大的风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也不知消息传得怎这么快,解缙上午进宫,到了下午,几乎全京城的衙门都知解缙回来,见过皇太子了,可见是有人盯梢,故意散布。
二人得了信儿,相约来看解缙,毕竟过去解缙照拂不少,毕竟解缙被贬,几年不见了。
“大绅,”
解纶压低声音,“过去劝你少言,你不听,事已至此,为兄以为,你太瞩目,刚刚回来就已满城风雨了。
谁都看得出,金陵城暗流涌动,人心叵测。
明日开始,多在家里歇着,陪陪弟妹和孩子,外面的事,兄长替你张罗着。”
外面的事,外面还有什么事?解缙苦笑着摇摇头,唯一的亲哥哥,相貌堂堂,却活得憋屈、沉闷,说是替你了事,摧眉折腰,息事宁人罢了,能指望什么?黄金华问了问他这几年的经历和南疆的瘴疠,要他多加保重,末了说:“我思虑了很久,也听了给事中们的议论,鹬蚌相争,殃及池鱼之事或可有之。
愚兄建议,你即使不去北京面圣,也要留一份奏章,免得小人生事,上下其间。
青山不老,绿水长流。
挨过了这几年,还怕没有你的好日子?”
解纶和黄金华虽都是怕事的人,眼见着这个才情放逸的弟弟要陷入泥潭,已是拼了气力想拉一把了,尤其黄金华的主意极为中肯。
任职几近二十年,各有公干,早年那一门三进士的光环早已褪得一点影子都没有了。
只有解缙,曾为皇上赏识,为太子所亲近,曾是这个家族唯一的指望。
“多谢二位兄长抬爱了,”
解缙拱拱手,一句也听不进,“我意已决,明日即启程离京,家中之事就烦劳二位了。”
虽然,二人的话都是肺腑之言,但在解缙看来,他们的主意也无非世间的村俗俚语,花哨、好听而无用。
面对两个胆小怕事的兄长,他的心中满是腻烦,再不愿多说话,他自己的事,也不愿把更多的亲人牵扯进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