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第036章雇个时辰工(修)
只花三日功夫,秦劲便将炕给垒上了。
他找的是陈掌柜介绍的老师傅,手艺很不错,睡前将炕烧热,凌晨起床时整个炕依旧暖烘烘的。
整个炕两米宽,三米长,占据了卧房三分之一的面积。
灶口在室外,为此秦劲特意在卧房外又搭了个棚子,棚子里垒了口灶,还买了口铁锅。
做饭的地点由灶房转移到这个棚子里,只要动用这口灶,那卧房里的炕就是热的,这样午饭后晚饭后被窝都热乎乎的。
小夫郎极其喜欢这个火炕,每日起床之后,都将被褥卷起来堆到床里边,再把床单的每一个褶皱给抚平。
这炕比普通人家的大,显得屋子有些逼仄,但只要往炕上一躺,他心情莫名就会变好。
屋子不够宽,可炕够宽呀,横着滚竖着滚,都能滚个畅快。
秦劲对火炕也挺满意,他将老师傅推荐给了秦兵,秦老头王秀芹都上了年纪,从前穷,不舍得掏这个钱,但今年可得给老两口安排上。
秦兵大手一挥,痛快掏钱。
一个炕才一百文出头,两日就挣回来了,给家里人都安排上!
秦兵“大手大脚”
,惹得王秀芹念叨了一整天,这火炕不仅废银钱,还废柴!
做凉粉要耗费不少柴火,晚上还得烧炕,得,秦方秦圆别整日跑着玩了,上山捡柴去吧。
秦文秦力见秦方秦圆这俩小子都住上火炕了,秦文没犹豫,立马也给自己家安排上。
秦力惦记着明年送秦锦去读书,想省下这笔钱,结果刚和老师傅说了自家不打算垒,第二日吴雷的订单就变成了一日一百二十斤。
方老板的订单,也变成了一日四十斤。
还有沈金成,每日也会买上十斤。
订单涨得这么猛,宋欣又劝他说当年一门心思想供自家娃读书,是想让秦锦不用再跟他们似的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日日在田地里刨食。
如今有了凉粉这门生意,秦锦不必读书便能有秦书礼的月收。
所以,还是先享受吧!
读书的事儿,过了年再说。
这话实在是有理,秦力便改了主意。
老师傅在秦家一待就是好几日,村人来买凉粉或串门时瞧见了,不由暗生羡慕,秦家这才卖了几日凉粉,就敢连着垒这么多火炕。
每日到底能挣多少银子啊?
其实也没挣多少。
方老板的汤饼铺推出炒凉粉和凉拌凉粉后,食客是多了些,但他家店铺和牛掌柜的糖铺离得太近了,牛掌柜也在卖凉粉,一些人家更愿意从牛掌柜这里买了回家自己炒。
一份炒凉粉不足一斤,但价格却翻了倍,这哪有自己做实惠。
客观原因在这摆着,方老板挪不了店址,就只能接受。
好在食客们进了店,通常会点上一碗汤饼,只吃凉粉吃不饱嘛,汤饼才是正经饭食,这么一来,店铺里的生意的确比从前好,饭点时几张桌子能全部坐满。
但汤饼铺总体消费能力有限,一日消耗四十斤凉粉便是极限了。
至于每日的零售,稳在了六十斤上下,秦兵秦文秦力三兄弟轮流和秦劲一起摆摊,运气好时,不到中午便能卖完,运气不好,秦劲收摊了还没卖完。
总体来说,卖了半个月,一日的出货量稳在了吴雷一百二十斤,方老板四十斤,牛掌柜三十斤,摆摊五十斤,沈金成十斤,村子里的十斤,共二百六十斤。
这个数字不是特别准确,但大差不差,去掉试吃耗费,取个理想数字,每日的利润有三百六十文。
三兄弟每日能分个一百文出头。
若是一直稳在这个数字,那么一个月便是三两银子。
这算是大钱吗?
根本算不上嘛。
秦书礼一个月都能挣二两多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