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很长一段时间福贵人怀了龙胎的事一直困扰着顾韬晦,如果不把真相搞清楚,他觉得自己会护不住肚子里的那个孩子。
即使知道二皇子与此事有了牵涉,但他也没有马上深信不疑,因为逻辑不明。
具体来讲,就是二皇子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二皇子李恭,母亲淑妃,住景昳宫,是跟随辅仁帝时间最长的妃子,但她娘家式微,如今已经没有人了,从这点看,也是二皇子的一个优势,不会有外戚专权的顾虑。
但弊端就是娘家无人助力,全靠二皇子自己。
而且,淑妃性情恬静,没有多余心思,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她对下人极好,在宫里是出了名的好人缘。
就这样一个与世无争的性子,却生了一个野心勃勃的儿子,打小二皇子李恭就自食其力,知道母亲靠不住,父亲更靠不住,一个人倔强地长大。
虽然没有来自家族的助力,但他运气惊人地获得了一位好老师。
本朝每一位皇子会配备一套授课班子,从翰林院中挑选。
当时为二皇子授课的是翰林学士任皞,但自成为帝子师之后,官运亨通起来,因为吏部侍郎空置,直接进入吏部,颇高。
随后兢兢业业,一路升到尚书令。
如果说吏部是二皇子的后花园,也无不可。
成为帝子师傅,其身份就打上了皇子的烙印,如果不想去争东宫那个位置,是不可能的事。
任皞的教导中也有很大部分是治国经略,而李恭在这一点上显示出了极高的天赋,他格局宏大,目光深远,又谦逊守制,持孝节身,除了像个小大人外,没有别的毛病。
而淑妃,对这样一个跟自己气场完全不合的儿子,也无可奈何,母子俩的关系更像教科书一般挑不出瑕疵,但就是没有正常百姓人家的亲情。
二皇子开府之后,拥有了自己的班底,在宫里也有了自己的人手,近年来,辅仁帝也会扔给他一些政务类的琐事考验他的才能,他都办得中规中矩,很妥帖,却并不抢风头。
怎么说呢?跟他的排序很吻合,千年老二。
说起来,辅仁帝如果再有子嗣,能够吃到红利的,只有二皇子和三皇子。
原因是,大皇子年龄过大,辅仁帝身体硬朗,目前政清人和,短时间内不作东宫设想。
那么,当东宫提上议事日程的时候,现在刚出生的皇子年龄上就有大的优势了。
所以,大皇子不会自己给自己搞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出来。
四皇子年龄最小,还未及冠,与即将出生的小皇子处于同一起跑线,所以,他的年龄优势也会被分散稀释。
从年龄上看,最适中的就是二、三两位皇子。
有了这个小皇子,一是可以去掉最老的大皇子,二是摊薄目前最受宠的四皇子,本来东宫排位比较靠后的两位皇子,乱局再次产生,他们收获应是最大。
而三皇子目前看是对皇位最淡薄的一个人,剩下来的就是对皇位虎视眈眈的二皇子了。
但顾韬晦一直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一切指向都清晰明确,反而让顾韬晦产生不真实感觉。
四个皇子中,其实政务能力最强的就是二皇子,但也没必要为了打掉其他几个皇子而给自己再塑一个竞争对手出来。
那么,是不是有自己忽略不到的地方呢?顾韬晦一个头两个大,如果仲青算头的话,真的是两个大。
但仲青还是有好处的,虽然很鸡肋,但还是可以废物利用,现在他就分析着案情:“你也不用在这里伤脑筋,不如把这件事透露给二皇子,如果是他干的,警告一番,如果不是他干的,他自去查找让他背锅的人。”
顾韬晦觉得这个方法不错,皇子的力量不容忽视,都不是吃素的,不可能吃了暗亏就息事宁人。
但他不方便见二皇子,毕竟他从来不打算介入皇子间的争斗。
他想来想去,最终决定约吏部尚书任皞见面。
顾韬晦与任皞之间是有数面之缘的,于是他直接递了帖子,约在了城内的珍河轩吃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