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郭图说:“曹操既然亲自去攻打乌巢,他的大营必定防守空虚。
我们应该趁机攻打他的大营,曹操得知大营被攻,必定会回师救援,这样乌巢之围自然就解了。”
袁绍再次刚愎自用,他觉得郭图的建议很有道理,于是采纳了郭图的建议。
他只派了少量的军队去救援乌巢,而将主力部队都派去攻打曹操大营。
结果,曹操成功烧毁了乌巢的粮草辎重,袁绍的军队得知粮草被烧,顿时军心大乱。
而袁绍派去攻打曹操大营的军队,因为曹操早有防备,久攻不下。
张合、高览见大势已去,无奈之下,只好投降曹操。
这一系列的决策失误,让袁绍在官渡之战中惨败而归,他的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元气大伤。
袁绍带着残兵败将,狼狈地逃回冀州,从此一蹶不振。
,!
四、官渡战后:一蹶不振,走向覆灭官渡战败后,袁绍集团内部矛盾像被点燃的火药桶一样,瞬间爆发。
审配和逢纪为了争夺权力,明争暗斗,互不相让。
审配自恃在袁绍集团中资格老,功劳大,一直想独揽大权;而逢纪则善于揣摩袁绍的心思,深得袁绍的信任,他也不甘示弱,与审配展开了激烈的争斗。
他们各自拉拢一批人,形成了不同的派系,在集团内部互相倾轧,使得集团内部人心惶惶。
袁绍作为首领,却未能有效地调解这些矛盾。
他在战败后,心情极度低落,整天沉浸在痛苦和自责之中,对集团内部的事务也无心过问。
他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措施来制止审配和逢纪的争斗,导致集团内部的混乱局面越来越严重。
原本团结一心的团队变得四分五裂,那些有才能的谋士们,看到这种混乱的局面,纷纷感到心灰意冷。
他们对袁绍的领导能力产生了怀疑,逐渐离心离德。
有的谋士甚至离开了袁绍,去投奔其他势力,袁绍集团的人才开始大量流失。
冀州作为袁绍的核心根据地,也因为战争的失败和内部的混乱,多地发生叛乱。
一些原本依附于袁绍的地方豪强,看到袁绍势力衰落,便纷纷趁机反叛,想要摆脱袁绍的控制。
袁绍虽然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去平定这些叛乱,但已经是力不从心。
他的军队在官渡之战中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已经没有足够的兵力和战斗力去应对这些叛乱。
而且,由于内部矛盾的激化,袁绍集团的指挥系统也陷入了混乱,无法有效地组织起军事行动。
在这种情况下,袁绍的势力在一次次的动荡中被进一步削弱。
曾经那个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的袁绍,此时已经陷入了困境,他的辉煌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袁绍因为兵败的打击和长期的抑郁,最终病逝。
他的去世并没有让局势得到缓和,反而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
他的几个儿子袁谭、袁尚为了争夺权力,互相攻伐,打得不可开交。
袁谭自认为自己是长子,应该继承袁绍的位置;而袁尚则因为深得袁绍的宠爱,也想争夺继承权。
他们各自拉拢一批势力,形成了两个对立的阵营,在冀州大地上展开了一场残酷的内战。
曹操看到袁家内乱,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他趁机率领大军,对袁氏家族展开了各个击破的策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