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又道:“就算真的发生了事实,那也极有可能是两军相遇之时,发生了什么误会,让双方误以为对方是敌人。
总之,我们的队伍绝对不会在有盟约的情况下,主动袭击北黎人。”
明德帝面沉如水:“立刻急递问方子建,他到底瞒了朕什么,迟迟送不回一封全军俱在、头尾清晰的捷报!”
振宣军自上月末的捷报之后,近两旬没有后文,令皇帝疑心不已。
贺今行即应“是”
,手里捧着信纸,迟疑道:“这封国书?”
明德帝挥手道:“叫裴孟檀、王正玄、崔连壁和赢晅过来。”
话落,顺喜打了个眼色,常谨便领着小内侍匆匆退去。
贺今行则将国书交还给顺喜,拱手告退。
明德帝叫住他,“你来时,路上可有遇见谁?”
他在端门碰见裴相爷,应天门碰见崔大人,都如实作答。
明德帝拨了拨麈尾,语调平平:“萃英阁离皇宫到底远了些,不够方便,路上稍有不慎,还有泄露机密的风险,得换个地方才行。”
换地方?每日送奏折来回确实需要不短的时间,贺今行顿了顿,“请陛下示下。”
明德帝沉吟半晌,拍板道:“就端门吧。
裴孟檀居北楹,你们就在南楹,辟两三间屋子出来做直房。”
“是。”
贺今行领了口谕就要告退。
但转念一想,对军中的公文一直以来都由政事堂负责撰写发布,他下去也就是顺道到政事堂传令。
但裴相爷与崔大人这会儿正在赶来的路上,他过去岂不是正好错开?舍人院起草了文书,也要等两位大人回去盖印。
不如他就在这里等他们来,当面转述口谕,也能免除一些有可能发生但不必要的事端。
于是他又回头向皇帝禀明。
明德帝不甚耐烦:“你不是在舍人院当过值吗,难道连起草公文都不会?”
贺今行惊了惊:“陛下的意思是,臣来写?”
又顿了顿,迟疑道:“这并不合规矩啊。”
“朕的话就是规矩。
就盖朕的印,不走政事堂,朕一刻也不想多等。”
明德帝一拂袍袖,高声道:“顺喜,带他去取印!”
顺喜及时掩住惊诧,应声道:“小贺大人请随奴婢来。”
贺今行便随前者去前殿侧室。
其实他想留下来,还有想看看诸位大人们对北黎那封国书的态度的原因。
但陛下有令不得不从,至于诸位大人的态度,按裴相爷的作风,想来多半是缓而谋之,他事后再打听也行。
二十多天前传回的捷报若是无误,振宣军与西北军合力大破西凉军的时候,北黎人的援兵尚未抵达。
再按照北黎人的说法,他们的先锋军抵达业余山北麓,却在山中遭遇了截击,这时的时间是在月末,廿七廿八。
国书中并没有提及确凿的证据,却认定埋伏他们的就是宣军,是因为有其他的原因不想揭露证据,还是因为他们也知道那个时候西凉人已经节节败退至鸣谷关外,所以直接认为只有宣军才有埋伏他们的可能?
振宣军当时说派了一支精兵潜入西凉军中,并没有详陈领兵的将领是谁。
但贺今行这些日子每每想起,总觉得很可能就是横之。
以他对他的了解,他总是身先士卒,不落人后。
深入敌后的战术任务极其危险,但成功之后完全可以影响正面战场的走势,就算不是他提出的,他听说之后亦必会主动请缨。
振宣军其他的将领不熟悉,但如果去的真是横之,就算是真的和北黎人发生了一场遭遇战,也绝不会无缘无故,其中必有原因。
贺今行这般想,也认同须得尽快问明事由,才好向北黎人给出回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