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商鞅变法强化耕战,本质上就是强化大秦国内的供应保障能力,满足对外作战的需要。
在这一理论之下,章邯和王离的四十万大军的军粮来源,就要以中原地带的官仓为主,最近的能满足大军所用的官仓就是敖仓。
敖仓作为国家战略粮仓,等级极高,开敖仓供应军需的权利就不在章邯这种外将手中,守卫敖仓的官员声称,你拿得到朝廷的批文,我按照批文给你供应粮食。
你拿不到朝廷的批文,我拼了一死,也不能放半粒粮食出仓!
意态极为坚定。
到这时候,章邯刑徒军已经离开咸阳一年多,在外久战,损耗已经不小。
当初纠集起这支军队,曾经以皇帝的命令许诺刑徒军,说一路斩获,按照大秦军功封爵制度,斩首为功。
给立功的刑徒自由、给立功的刑徒封爵,如今功劳已经验证,功劳册已经写就,但是确认功勋、封爵奖赏的权力在皇帝手中,皇帝不签字,这功劳册就只是一张废纸。
而大军在外久久不赏功封爵,时间太久军心也会乱。
出兵日久,又不像当初王翦蒙恬一样有灭国得地的重大战果。
咸阳城的君臣对这支在外的军队就很是不放心,胡亥和赵高隔几天就发函询问章邯你何时能平叛成功,消灭各地的叛军?你章邯的大军出函谷关已经一年多了,花费的时间比张楚建国覆灭的时间都要长,你到底在想什么?后勤和军功这两大难题都需要咸阳方面解决,朝廷的疑虑也需要平复,一面合围巨鹿,章邯也派自己长史(参谋)司马欣回咸阳说明当前的军情、请求增兵、增补粮秣、确认军功。
此刻章邯虽然从朝廷文书上看到丞相冯去疾、李斯相继犯罪被杀,赵高担任中丞相,却对咸阳城内的政治气氛并不了解。
只是按照之前始皇帝时代的规则,老老实实回去汇报、申请。
全没想到自己这支大军离开咸阳一年多,咸阳的君臣已经完全变了样子。
咸阳城的大臣们是完全见不到胡亥的,没有人知道胡亥到底在哪座宫苑里,更没有人知道胡亥每天在忙些什么。
,!
新任的中丞相赵高是完全不理睬各种政务的,无论是地方治理还是军情急报,赵高一概束之高阁。
取代了冯去疾和李斯当上丞相的赵高,最关心的是如何把朝廷空出来的位置放上和自己亲厚的人,或者如何免去重臣,让自己亲厚的人取代他的位置。
至于远在巨鹿的章邯和王离,和我赵高有什么关系!
给了你们四十万大军,放你们出函谷关剿灭叛军,这都一年多了,怎么到处还都有叛军?你们还好意思上报军功?就砍下了陈胜那个泥腿子的首级,算什么军功?斩首为功要求你斩杀对方甲士才能给封爵,你们砍了几个甲士?农民军有什么甲士?连甲士的头颅都凑不齐,你章邯怎么就敢给部下报功?我大秦数百年征战天下,何曾有过这样憋屈的战争?仗打成这样,你还好意思伸手要钱!
还要增兵,关中的刑徒都发给你了,上郡的长城军都发给你了,哪还有军队给你用?要军粮,问题是咸阳自己现在的粮食都不够,从哪儿去变粮食给你?最多再给你一个月的粮秣,早早完成剿贼,回来复命!
章邯军长史司马欣,大军的二号人物,带着前线的重要信息和火烧眉毛的需求,回到咸阳求见陛下和丞相,结果两个人干脆来个避而不见。
把司马欣晾在皇城门外三天,宫里一个人影、一张纸片儿都没传出来。
火急火燎的司马欣这下傻了,又打听到咸阳现在的情况,觉得再待下去也没什么结果,被晾在这里本来也就代表了朝廷的态度,朝廷只怕恨自己这些人不死?连冯去疾那样功高、李斯那样油滑恭顺的人都被砍了脑袋,自己这班大头兵素来也不是赵高胡亥的嫡系,留在这里能有啥好处?于是三天已过,司马欣拔马就走,一路走小路逃往军营,路上又听说赵高派人追杀自己。
这一路绕道、狂奔,总算摆脱了赵高的追兵,灰头土脸回到军中,给章邯说清楚自己在咸阳的待遇和见闻,说“赵高当政,没有人敢擅自行动。
咱们作战取胜,赵高就会嫉妒我们的战功,找个由头弄死我们;若作战不能取胜,这就是大把柄,赵高一样会弄死我们,这样也会死,那样也会死,老大你看咋办?”
这个时候,被困在巨鹿城中的赵王赵歇也弄清了秦军粮草不足的困境,知道这几十万大军必不能久围巨鹿,自己只要能拖过几个月,秦军必退,就派人给章邯写了劝降的信,说:“一个月才几百块钱,你拼什么命啊”
为了继续围困巨鹿城,章邯和王离做了作战任务的分配,王离长城军继续围城,擅长建筑和运输的刑徒军,在粮仓和长城军之间建设了一条甬道,专责运粮。
章邯负责粮道安全,务求攻城部队后顾无忧。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