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林天河对现在就可以创办民办高校,有些将信将疑。
在各行各业还处在严格管控的今天,教育却开了这么大口子,实在有些匪夷所思。
但倪广南拜访了相关部门后,对政策和政策出台的背景,有了更多的了解后,林天河便不觉得有什么奇怪了。
首先,国家百废待兴,教育资源短缺。
1977年,高考录取比例是1:29。
也就是说,29个人考大学,只有1个人能考上。
其次,经济建设全面铺开后,急需各种专业人才。
而国家的经费又比较短缺,难以短时间满足人才需求的增长。
因此,政府开始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并在1982年通过宪法,确立了民办教育的合法地位。
倪广南获得的消息,彻底打消了林天河的疑虑。
在倪广南联系了豫省的教育部门后,两人便启程前往。
豫省教育厅王厅长,听说林天河计划在豫省开办大学,非常欢迎,亲自到火车站迎接。
王厅长提议送二位到招待所休息,被林天河拒绝了。
京城到郑市,一夜卧铺车,有什么好休息的。
王厅长便请二位到办公室先聊聊。
秘书送来了茶水,王厅长便讲起了自己对豫省教育的规划。
他从58年开始,就负责教育厅的工作,到现在已经26年了。
他认为,豫省作为农业大省,经济落后,首先应该抓好中小学教育。
不管是政府拨款,还是师资培养,他的重心一直放在中小学教育上。
林天河觉得这也没什么问题。
毕竟,高校有很多年不招生,高考取消。
况且大学毕业生多,省里也安排不过来。
不过,他讲起这些,却带着苦涩。
毕竟,还是眼光限制了他。
当初,华科大从京城迁出,首先选择的是豫省宛城。
不光是他,宛城也拒绝华科大落地,这个大便宜落到肥城头上。
几年前,重新开始高考,让他一下子意识到问题。
没有高校,一堆高中生有什么用?各地的高校,在豫省招生少之又少,让豫省的人才出现断档。
后世豫省人基本外出打工,很少留在本地,与本地的高校资源不足,也有很大关系。
当然,这锅不能全扣在王厅长头上。
林天河明白王厅长的意思,其一,他现在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想尽力弥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