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第1o5o章带着导师拿诺奖!
火星细菌入侵航天员与月华台科研基地的危机已经得到了完整的解决。
那么剩下的自然是在这次事件中的收获。
抛开人类文明次对外星生命的研究与实验等等极具意义与价值的收获外,徐川或者说一些有着远见的学者还从这种火星枯石菌上看到了不少其他的东西。
比如如何去‘适应’茫茫太空和宇宙。
对于一个已经开始进行太空探索即将走向宇宙深空的文明来说,面对的困难可谓是他们在母星上展的无数倍。
广袤的时空、遥远的距离、与母星截然不同的各种星球环境等等等等,都是行星文明进化成太空文明道路上的阻碍。
而对于绝大部分的文明来说,就比如地球上的生物,无论是人类也好,还是其他的动植物也好,其生命形态都会受限于地球上的环境限制。
重力、温度、湿度、大气、结构等等因素中的任何一种生了改变,都会引起生物大灭绝事件。
就像地球历史中,生在泥盆纪晚期弗拉斯阶-法门阶之间的F-F生物灭绝事件。
其原因就是因为地球上的温度降低而导致生物大规模的死亡。
FF生物大灭绝是地球迄今以来的五大生物灭绝事件之一,该事件导致了约8o%的海洋无脊椎动物的灭绝。
尤其是那些对温度变化适应能力差的物种,更是直接经历了大尺度的灭绝。
而对于人类来说,尽管如今他们已经掌握了各种科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
但面对行星这种级别的庞然的大物来说,改造的手段实在是太有限了。
宇宙中的行星数量很多,但与地球高度类似的却连九牛一毛都没有。
如果真的想要踏出太阳系,走向宇宙,那么想办法适应广袤无垠的深空中的各种环境是必须的。
而理论上来说办法只有两种。
一种是改造行星环境,让其变成另一颗类地球行星,供应人类居住。
而另一种,则是直接改造人类本身,让其变得‘多样化’或者是‘适应环境’的形态。
这两条路都可以走,但需要点亮的科技树却完全不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