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第487章
“我的小祖宗你可消停消停吧,太子是你能置噱的,别仗着那点血缘关系就无法无天,太子现在对你是有愧疚,但愧疚这种东西时间久了就会淡,会被消耗干净。”
宋老太爷苦口婆心地分析。
“太子子嗣颇丰,东宫不缺儿子,你长点心吧,养在太子身边的小郡王可不比你差,你和他们比没多少优势。”
“那么多儿子?不是说我娘是太子心尖上的人吗?那么多女人围绕在身边,他好意思说最爱我娘?”
少爷讥讽地嗤笑。
宋老太爷压低声,耐心的劝少爷,“皇室子弟哪个不是妻妾成群,子女成群?圣人后宫更是环肥燕瘦数不清,但这不影响他们最爱其中一个,人的心本就是偏的,太子确实最爱你娘,这是京城所有人都知道的。”
少爷冷笑,“我想起来了,祖父你一把年纪了后院还有七房小妾呢,最年轻的才十八岁,也亏了你老当益壮,难怪你能与他们同情。”
这话宋老太爷不爱听,有权有势的老爷哪个不是三妻四妾的,他别的爱好没有,就喜欢纳几个年轻貌美的小妾有何不可?
“你也别阴阳怪气,实话跟你说吧,当初圣人曾看上一个歌妓,那歌妓的美貌名动整个京城,比之你母亲也不落下风,只是那女子出身风尘,学了诸多媚术,把圣人迷得白日宣淫,色令智昏,连朝政都懒得处理,后来更是一连几日不上早朝。”
说起当年圣人荒唐的那几个月,宋老太爷还心有余悸,当时文武官员只敢象征性的劝圣人几句,不敢太过激烈地劝诫。
那时的圣人昏了头,谁敢劝他把那胡美人打入冷宫,他就立马以殿前失仪之罪贬那人的官职,甚至令劝诫者辞官致仕。
“你外祖父当时是御史大夫,他一向头铁,为人刚正不阿,性格太耿直不懂变通,但他处事公正,两袖清风,家风极好,名声也很好,杜家人日子过得清俭,你外祖就是个穷鬼。”
宋老太爷提起杜御史有些哽咽,“当年我和你外祖父是同窗,他看不上我太风流,每次见面总要嘲讽我几句,我那时年轻,也会讽刺他假清高,活该过得穷哈哈,两个闺女美若天仙,他却凑不出像样的嫁妆,只能靠美貌吸引好人家的公子去提亲。”
杜御史在朝堂上言词激烈,痛斥建平帝沉迷后宫,不顾朝政昏庸无能,大魏迟早要败在建平帝手里。
说完就撞柱自杀,当时是太子及时挡了一下,才没让杜御史血洒当场。
“从那时起圣人便记恨上你外祖父了,因为你外祖父以死相逼,有他带头,又有其他御史在旁参奏,文武百官也加入弹劾胡美人的行列,迫于压力,圣人不得不处死那胡美人。”
许是失去的才是最刻骨铭心的,圣上对胡美人念念不忘。
也是觉得丢了脸面,又失了爱妾,早就想动杜御史了,只是碍于杜御史名声太好,不好无缘无故问罪。
后来老安国公使手段陷害杜御史,人证物证都安排的天衣无缝,虽然所有人都知道杜御史不可能会贪污受贿,但圣人想借此事让杜御史下台,不准任何人为杜家求情。
三司自然也无人敢替杜家翻案,“你母亲到处求人也无用,太子也不敢触龙须,唉,说到底还是你外祖父脾气太臭,嘴太硬,都落到那种田地了,还敢在朝堂上指着圣人的鼻子破口大骂。”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骂九五至尊的皇帝昏庸无道,黑分不分,颠倒是非,昏聩为色所迷......
圣人不灭他灭谁?
“茅坑里的石头没他的脾气臭,空有才华无城府,还嘴硬说不屑耍手段,当时江南水灾,安国公一派的官员举荐他南下去赈灾。
明知有诈,亲朋好友都劝他别去,他却固执的说什么为国为民,不能因为有小人作梗就不敢出头,派别人去赈灾他不放心,担心赈灾银到不了百姓手里,他要亲自盯着,不能少一个铜板,所有银子都要用到赈灾重建中。”
他什么事都亲力亲为,最后病倒了,然后剩下的赈灾银就被人用石子调换,等他病好发现时,一切都无力回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