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学校又有新变化,各个同学乐开了花。
富楼学校是我小学上学的地方。
1966年9月1号开学了,我该上小学三年级了,我们的学校又有了变化,这次变化很大,学校又新盖了一栋房子,房子位子就在原来教室的西侧,紧挨着老教室,房子是土草房,是四间大房,分两个教室。
一开学,学校老师就叫全校学生在操场上集合,校长就给大家讲话,告诉我们,要干三天活,抬土抬沙子,垫新教室的地面,垫完新教室,各年级都重新安排教室,重新安排老师,一至四年级,每一个年级一个教室,学校再不设复试班了;今年咱们学校开始增加五年级,今年五年级就不用上南面分校,或者北边中心校去上学了,明年学校再增加六年级。
同学们听了,欢腾雀跃,高兴极了。
“同学们高兴不高兴啊?”
校长喊道。
“高兴,高兴,太高兴了。”
“高兴,同学们,现在你们就回家拿土篮子,麻袋,铁锹,拿工具回来,叫老师领着你们去学校西北角边大土坑挖土挖沙子抬土抬沙子吧。”
“哦,哦哦哦,回家了,回家了,曲玉章,赵晓月,李一柱,回家拿筐去了。”
大家喊着往家跑去。
学校没有复试班了,一年级一个教室了,学校开始有五年级了,同学们跑着,在回家拿筐的路上议论着。
“这家伙的,一年级一个教室了,赶上做梦了。
马家军,你二哥,去年还是前年,上五年级六年级还得上南片分校是不是?”
“哎呀,你说那,他命不好呗。”
我们跑回家拿筐了,我和四弟弟跑到家,把书包往炕上一撂,就去仓房拿筐拿铁锹走。
“干啥呀,孩子,你们今个不是开学了吗?刚去学校一会儿,咋把书包背回来了,你们咋又不上学了,这是?哎,孩子,你们干什么去?”
俺娘看着我和四弟弟进屋,撂下书包,就跑,喊道。
“挖土抬土去了,娘,等着我回来再给你说呀?”
俺娘在后面撵着看我们呢,我回头喊道。
“咿,爹,这学校可能又勤工俭学了?”
“俭学,俭学也行啊,这小孩子能有地方上学就行啊?我那大孙子,家德,从关里家山东还刚念完三年,五九年咱就移民到这了,移民到这,这村里刚有学校一二年级,没有四年级,家德就没地方上学去。”
“啊,爹,那家德就是命。
你就别说家德了,就说老二家林吧,他在这个屯子上学,是有学校了,这个学校顶多就能上四年级,考上五年级,就得上南面学校。
这不在南边富士,好歹上完小学五年六年,再考上初中,又得换学校了,就不念了。”
学校干活开始了,挖土是学校西北的大坑,挖土,场上按着年级从北侧往东拐,一字摆开,同学们有挖土的,有抬土的,挖土的自己班给自己班装筐,抬土的,只管抬土,挖土的给筐装满了,抬起来就走,抬土的一个接着一个。
老师,学校这回新增了两个,有五个了。
为了安全,老师都分开了,土坑旁,学校搞两个女老师看着,一边一个,看着大坑,这个地方是最危险的地方了,我们取土的这个大坑,就是屯子里各家挖土的地方,很多人家,每年秋天抹墙。
搭炕用土,都是来这个地方,用马车牛车拉土。
这里的土坑挖的太深了,有的地方,都往里掏出大盖子了。
抬土的路上站着一个女老师,老师在这里就是看着抬土的来回有序就行。
倒筐的,新盖的教室里,一个屋一个男老师,指挥着倒土。
但教室分开了,一个教室,一分为二。
我们的教室是土房子吗?一个教室是两间房,指挥的老师是对着上面的大梁柁分开,一面一个班级。
学校的老师可会分了,一年级,刚入学呀,抬土不参加。
剩下的四个年级,二、三、四、五,一个年级分半拉教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