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另一种是三藐三大佬的说法,可以与李明研究员互相印证。
我做一个简单的摘录:我个人猜测玄宗朝是于先天政变一周年之际,即开元二年七至九月,完成了太平公主案的审理工作,自此开始针对公主进行全面清算、以儆效尤。
在清算太平公主同一时期颁布的诸多诏令中,有一道是严格禁止大搞丧葬事宜,即《禁厚葬制》:(开元二年九月)甲寅,制曰……失礼违令,殊非所宜;戮尸暴骸,实由于此……出自《旧唐书卷八本纪第八玄宗上》此文严厉批判别造田园、大搞丧事,并明确“戮尸暴骸,实由于此”
,即,“掘毁坟墓、剖棺戮尸,实际是因为越制厚葬”
。
史书及其他史料尚未有直接证据指出这就是李隆基毁上官婉儿墓和薛绍墓的借口,我起初也未将此制与太平公主案联系起来,直至读到武周、中宗、睿宗、玄宗四朝元老姚崇死前对其后人所说的一番话,才隐约意识到李隆基很可能是凭《禁厚葬制》使其毁墓行为合理化。
根据史书所载,姚崇死前极力阻止其家人将其厚葬,甚至“极力”
到了《旧唐书??姚崇传》近二分之一篇幅都是在讲他说服家人的遗令的程度。
或许是亲身经历、亲眼目睹太平公主败后其先前珍视并斥巨资修缮的陵园墓地的惨状,才使姚崇有此番感慨。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如果当年太平公主能释怀生死、放下故人,或许是截然不同的结果。
只是那时,这世间也再也不会有千年万岁轮转和椒花颂声的执念。
[r6]《新唐书??太平公主传》:始,主作观池乐游原,以为盛集,既败,赐宁、申、岐、薛四王,都人岁祓禊其地。
[r7]其实薛崇胤有可能活下来了,不过大多数史学家没有详细探究这点。
[r8]这是一个猜测。
正史记载玄宗修的婉儿文集,以示李三虽然不得不杀昭容,但是内心爱才。
如《旧唐书》记载:“玄宗令收其诗笔,撰成文集二十卷,令张说为之序。”
《新唐书》记载文集成书于开元初。
《北户录》卷三有唐人崔龟图注云:“有集二十卷,诗在集中。
玄宗收取其诗,汇集之,令张说为序。
集贤故事,旧宣索书,皆进副本。
无副本者,则促功写进。
后亦不能守其事。
如上官昭容,旧无副本,因宣索,便进正本库中。
今阙此书矣。”
李明研究员写道:直到陈祖言作的《张说年谱》认为此说有误,将张说此序写作时间系于景云二年(711年),可谓灼见。
而《龙城录??高皇帝宴赏牡丹》记载:“高皇帝御群臣赋宴赏双头牡丹诗,惟上官昭容一联为绝丽,所谓‘势如连璧友,心若臭兰人’者。
使夫婉儿稍知义训,亦足为贤妇人而称量天下,何足道哉。
此祸成所以无赦于死也。
有文集一百卷行于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