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
如果我们照以前那样的方式思维,你会发现,只要这条路有问题,你不在这里出错,还会有其他人因它而出错,今天没人在这里出差错,明天还会有。
比如,有一盆花放在路边某一处,若有两个人路过时,都不小心碰了它一下,现在,正确的反应是:不是这两个人走路不小心,而是这盆花不该放在这里或不该这样摆放。
一般认为,如果一个人在同一个地方摔上两跤,他会被人们耻笑为“笨蛋”
,如果两个人在同一个地方各摔一跤,他们会被人耻笑为两个笨蛋。
按照“修路”
原则,正确的反应是:是谁修了一条让人这么容易摔跤的路?如何修正这条路,才不至于再让人在这里摔跤?
如果有人重复出错,那一定是“路”
有问题,比如,对他训练不够,相关流程不合理,操作太过于复杂,预防措施不严密等。
如果有人干活偷懒,那一定是因为现行的规则即“路”
能给他偷懒的机会。
如果有人不求上进,那一定是因为激励措施还不够有力,或至少是你还没找到激励的方法。
如果有人需要别人监督才能做好工作,那一定是因为你还没有设计出一套足以让人们自律的游戏规则。
如果某一环节经常出现扯皮现象,那一定是因为这段“路”
上职责划分得不够细致明确。
如果经常出现贪污腐败现象,那一定是“路”
给了他们许多犯罪的机会。
标新立异的人敢于创新
老彭是湖南人,那年他从厂子里下岗了。
刚开始下岗他接连几天都不敢面对家庭,在外面转悠,吃了没有技能的苦,只好在外面打短工,做过营业员、送过货,自以为是的他又去做过饭店的老板,小吃店、快餐店的老板。
与其说是老板,连伙计都养不活。
下岗前两年风风雨雨的失败给了他丰富的经验教训。
为了生存还得面对事实,于是老彭选择了祖辈留下的豆腐手艺,干起了人们认为世上三行苦“撑船、打铁、磨豆腐”
的行当。
这时,他为父亲当年留下的豆腐工具所触动,萌发做湖南豆腐的念头。
经过几十个日夜的研制,老彭终于发现了诀窍,成功地以芹菜、芝麻、枸杞作凝固剂原料,制出了绿色环保的“彩色豆腐”
。
“彩色豆腐”
上市后,引起很大反响。
从此,老彭开创了自己的事业。
应该说,此次老彭为自己定位准了,通过磨豆腐,不仅解决了养家糊口的问题,而且通过不断地钻研,大家的帮助,社区的爱护,研制出富含营养的彩色豆腐。
同时在省里领导的特别关怀下,先后成立彭家豆腐中心,彭家豆腐培训中心、彭家豆腐研发中心。
他们街道又帮助其成立了彭家技能培训咨询有限公司,调集更多的下岗工人二次创业,替自己打工,老彭本人也成了创业明星。
老彭的成功,对于其他的下岗职工来说,启迪是非常大的。
比起其他的下岗职工,老彭的起点并不高,受到的挫折也不少,他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跟他非常善于学习,吃苦耐劳是分不开的。
所以,所有选择二次创业的人,都应该懂得在这样一个变革的年代,不学习根本就无法提升自己这个道理。
二次创业的人,还要敢于创新,在创新中抓住了机会,在创新中创造出了机会,最后的成功也就成了一种必然。
标新立异的人另辟蹊径
陈明,大专毕业后到广东打工,他出来的时间早,又有大专文凭,在任何一个厂里脚踏实地地做下去,如今也能混出个一官半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