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孟子笑着说:“他不果敢。”
公孙丑顿了顿,又问道:“那他见识广博,知识面宽吧。”
“说不上。”
孟子说。
“可是先生您为什么夜不成寐呢?”
公孙丑不解地问。
“那是因为乐正子做人善于听取有益的意见。”
孟子回答说。
“主持国家政事,善于听取有益的意见就够受用了吗?”
公孙丑打破沙锅问到底。
孟子坦然地回答:“善于听取有益的意见,治理天下都游刃有余,更何况治理一个鲁国呢?”
孟子顿了顿接着说:“谁能很好地听取积极的意见,那么积极好善之士就会从千里外聚拢来。
相反,如果不喜欢听有益的进言,人们就会学他说话的样子说‘嗯,啊,行了,都知道了’,讥讽之言溢于言表。
结果积极好善之士流走千里之外,奉承阿谀之小人就会蜂拥而至。”
孟子放缓语气,深沉地说:“阿谀小人挤满身边,想治理好国家,这可能吗?”
哲学箴言:善于倾听意见,出以公心,以仁义教化天下,使四方百姓来归,这样才能治理好天下。
反之,如果根本不虚心听取积极有益的意见,则会失去好善贤能的人。
所以,领导者要具有善于纳谏的品质,这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才能。
止怒可得两个胜利
有一天,佛陀在竹林精舍的时候,忽有一个婆罗门愤怒恶言地冲进精舍来。
因为他同族的人,都出家到佛陀这里来,使他大发嗔火。
佛陀默默地听他的无理胡骂之后,等他稍为安静时,向他说道:
“婆罗门呀!
你的家偶尔也有访客吧!”
“当然有,瞿昙呀,何必问此!”
“婆罗门呀,那个时候,偶尔你也会款待客人吧?”
“瞿昙呀!
那是当然的啊。”
“婆罗门呀,假如那个时候,访客不接受你的款待,那么,那些菜肴应该归于谁呢?”
“要是他不吃的话,那些菜肴只好再归于我!”
佛陀以慈眼盯着他一会儿,然后说道:“婆罗门呀,你今天在我的面前说很多坏话,但是我并不接受它,所以你的无理胡骂,那是归于你的!
婆罗门呀,如果我被谩骂,而再以恶语相向时,就有如主客一起用餐一样,因此我不接受这个菜肴!”
然后佛陀为他说了以下的偈:“对愤怒的人,以愤怒还牙,是一件不应该的事。
对愤怒的人,不以愤怒还牙的人,将可得到两个胜利:知道他人的愤怒,而以正念镇静自己的人,不但能胜于自己,也能胜于他人。”
这个婆罗门经过这番教诲,就在佛陀门下出家,不久,成为阿罗汉。
佛陀不但以睿智的问话、大度的举止浇息了婆罗门的怒火,让他的无理谩骂归于自己,而且用一句偈语深深点醒了包括这个婆罗门在内的所有人,不管是愤怒者还是被发泄愤怒者。
愤怒者要镇静自己,而被发泄愤怒者不必以牙还牙,因为对人发泄愤怒的情绪,自己也同样饮着愤怒的苦酒;你用什么样的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给人的一切,终会回到你自己的身上。
哲学箴言: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说过:“发怒,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如果大度而机智地应对别人的谩怒的话,反而可以得到两个胜利,即战胜自己和战胜他人。
三只乌龟的故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