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第1354章平叛
杨广登基的影响,当然是巨大的,也是招致了很多人不满的。
不喜欢杨广的一定是豪门大户、文武公卿居多,其中尤以山东、河北之地的人最不喜欢。
毕竟从杨广此前的一系列的行为,做的一大堆的事情,早就可以判断出来,杨广明白了他当皇帝的职责,找到了他的历史使命,就是干山东、河北的的豪门大户。
而杨广又相对来说比较年轻,成长过程又很顺遂,没有杨坚的养气怀柔的功力,所以虽然同杨坚的目标一样,但是行事的风格定然是不同的。
毫无疑问的会更加的直接很多。
这是豪门大户共有的认识。
尤其杨广手下还有个忠心耿耿的,十分能打的战将,有过彪炳战绩的统帅,丹阳郡公王言。
这也是大户们必须要考虑到的重要因素。
因为王言十余年来忠心耿耿的追随杨广,在杨广上位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甚至是杨广一大票手下之中,功劳最大的一个人。
如今杨广上位,那么大户们对于王言长久以来的压制,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
杨广毕竟是皇帝,他一意孤行,旁边还有王言拿着刀子,谁敢有不同的意见?何况王言跟随杨广十余年,好不容易熬到了今天,杨广不给王言安排个好位置,忠诚于杨广的旁人又该如何看待?
王言有多牛逼就不用赘述了,在那一天晚上,王言拿着杨广写的假圣旨,以及杨广的私人信函,单枪匹马的镇压了大兴城内外的军队,并且取得了指挥权。
如此大事,从头到尾,大兴的军队没有一点儿乱子传出来,这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
所以豪门大户们,以及文武公卿们,是不服也要服,服了更要服。
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那么一小撮人不服,就是杨广的一大堆在外镇守的兄弟们。
蜀王杨秀,汉王杨谅,这两个杨广的好弟弟都不服气。
原本只有杨谅造反了,杨秀则是在这一年被杨坚叫回了大兴软禁。
然而现在情况变了,因为事情太多,而且势力太大,杨广其实没什么危机感,对于好兄弟们的事情没有那么关注,虽然手下的人没事儿总也会使使坏,但没有那么使劲。
所以杨秀还很好,在蜀地很潇洒。
杨谅虽然先前跟高句丽打没干过人家,但是后来灭突厥之时,也还是沾了不少光的,在并州也很潇洒。
除了这二人,还有其他的一些宗室以及地方的大员等等,不是很服气。
不过该来的地方大员都来了,因为公务不能来的也都上书说明了原因,只有杨谅、杨秀这俩人很有胆量,半路听说了杨坚驾崩、杨广登基的消息以后,直接调转马头跑回了自己的封地去。
这很显然,就是要造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