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封禅这个事是定下来了,可是该怎么个封禅法却又成了一个问题,这事绝不是走到山上烧几炷香和几张钱纸这么简单。
封禅祭品的种类和选择、祭台的高低大小、祭辞的内容和格式、祭碑的内容和规格、哪些人可以跟皇上一起上山顶,上去之后需要几跪几拜,诸如此类无一不是让人抓狂。
赵恒等人之所以为之而抓狂的原因就在于封禅这事已经有几百年没人干过了,现如今几乎没人知道这个封禅的流程到底该如何操作,那怎么办呢?当然有办法,随着赵恒的一声令下,饱读诗书的翰林学士们开始在浩瀚的书海里去使劲儿地找。
首先看始皇帝。
嬴政作为第一个封禅的皇帝,一切的规矩和礼仪都得由他起始。
于是,嬴政召集齐鲁之地的儒生询问,但这些人也不知道,毕竟上古时期的那些封禅活动早已成为传说,他们也不过是听说罢了。
这些人各执一词拿不出一个统一的方案,嬴政一怒之下决定自己制定一套封禅的规矩和礼仪。
历史记载,嬴政命人首先修好山路,然后自己带着人从泰山的南面登阶而上。
他先是焚香祷告祭天行“封礼”
,之后又从泰山的北面下山,再到梁父山行“禅礼”
。
至于祭天的文告和那一整套流程礼仪则早已失传,后世之人概莫知之。
不过,始皇帝封禅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而这就比较让嬴政感到难堪了。
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记载:始皇之上泰山,中途遇暴风雨,休于大树下。
诸儒生既绌,不得用于封事之礼,闻始皇遇风雨,则讥之。
始皇封禅之后十二岁,秦亡,诸儒生疾秦焚诗书,诛戮文字,百姓怨其法,天下畔之,皆伪曰:“始皇上泰山,为暴风雨所击,不得封禅。”
这意思就是说,秦始皇当天还没走到山顶就遇到暴风雨,然后就狼狈地在一棵大树下面躲雨,而齐鲁之地的那些被灭国的儒生得知此事后更是在私下里对始皇帝讥讽不已。
等到秦朝灭亡后,儒生们因为憎恨秦始皇焚毁诗书更是公开诋毁说秦始皇当年因为大雨根本就没上去祭天,而是在树下等到雨小了之后就下山了,所以在历史上他根本就没完成封禅大礼。
等到汉武帝刘彻决定封禅泰山的时候也遇到了和秦始皇一样的问题,但同样性情剽悍的刘彻也是自定封禅的礼仪:他先是在泰山脚下的梁父山祭拜地神,然后埋下玉蝶书,他这是先给神仙们来了一道开胃菜——“封祀礼”
。
在这之后,刘彻只是单独带着霍去病的儿子霍嬗登上泰山之巅举行了“封礼”
,至于他俩在山顶之上是怎么祭的天也是无人知晓,两人在山上歇了一晚之后才下山到肃然山举行了“禅礼”
。
后来的刘秀基本上照搬了刘彻的这一套流程和礼仪,这里就不做赘述。
唯一不同的是,刘秀在祭天拜地之前吃了七天的斋饭。
刘秀过后再上泰山的就是唐高宗李治。
这大唐比起大汉来说,那封禅的排场可就是土豪与财主的差别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