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太皇太后听政之初,中外臣民上书者以万数,都说政令不便,害苦百姓。
太皇太后顺依天下民心,遂改其法,作法之人既有罪则逐,陛下与太皇太后亦顺民心而逐之。
这些被逐的臣子,便是小人了。”
赵煦冷笑一声,大声道:“那是太皇太后斥逐的,跟我又有什么干系?”
拂袖退朝。
赵煦厌见众臣,但亲政之初,又不便将一群大臣尽数斥逐,当即亲下赦书,升内侍乐士宣、刘惟简、梁从政等人的官,奖惩他们亲附自己之功,连日拖病不朝。
太监送进一封奏章,字迹肥腴挺拔,署名苏轼。
赵煦道:“苏大胡子倒写得一手好字,却不知胡说些什么。”
见疏上写道:“臣日侍帷幄,方当戍边,顾不得一见而行;况疏远小臣,欲求自通,难矣。”
赵煦道:“我就不爱瞧你这大胡子,永世都不要再见你。”
接着瞧下去:“然臣不敢以不得对之故不效愚忠。
古之圣人将有为也,必先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则万物之物毕陈于前。
陛下圣智绝人,春秋鼎盛……”
赵煦微微一笑,心道:“这大胡子挺没头,倒会拍马屁,说我‘圣智绝人’,不过他又说我‘春秋鼎盛’,那是说我年轻,年轻就不懂事。”
接下去又看:“臣愿虚心循理,一切未有所为,默观庶事之利害与群卧之邪正,以三年为期,俟得其实,然后应而作,使既作之后,天下无恨,陛下亦无悔。
由是观之,陛下之所为,惟忧太早,不患稍迟,亦已明矣。
臣恐急进好利之臣,辄劝陛下轻有改变,故进此说,敢望陛下留神,等到稷宗宗庙之福,天下幸甚。”
赵煦阅罢奏章,寻思:“人人都说苏大胡子是个聪明绝顶的才子,果然名不虚传。
他情知我决意绍述先帝,复行新法,便不来阻梗,只是劝我延缓三年。
哼,什么‘使既作之后,天下无恨,陛下亦无悔’。
他话是说得婉转,意思还不是一样?说我倘若急功近利,躁进大干,不但天下有恨,我自己亦当有悔。”
一怒之下,登时将奏章撕得粉碎。
数日后视朝,范祖禹又上奏章:“煦宁之初,王安石、吕惠卿造立三新法,悉变祖宗之政,多引小人以误国。
勋旧之臣屏弃不用,忠正之士相继远引。
又用兵开边,结怨外夷,天下愁苦,百姓流徒。”
赵煦看到这里,怒气渐盛,心道:“你骂的是王安石、吕惠卿,其实还不是在骂我父皇?”
又看下去:“蔡确连起大狱,王韶创取煦河,章恼开五溪,沈起扰交管,沈括等兴造西事,兵民死伤者不下二十万。
先帝临朝悼悔,谓朝廷不得不任其咎……”
赵煦越看越怒,跳过了几行,见下面是:“……民皆愁痛,比屋思乱,赖陛下与太皇太后起而救之,天下之民,如解倒悬……”
赵煦看到此处,再也难以忍耐,一拍龙案,站起身来。
赵煦那时年方一十八岁,以皇帝之尊再加一股少年的锐气,在朝廷上突然大脾气,群臣无不失色,只听他厉声说道:“范祖禹,你这奏章如此说,那不是恶言诽谤先帝么?”
范祖禹连连磕头,说道:“陛下明鉴,微臣万万不敢。”
赵煦初操大权,见群臣骇怖,心下甚是得意,怒气便消,脸上却仍是装着一副凶相,大声道:“先帝以天纵之才,行大有为之志,正要削平蛮夷,混一天下,不幸盛年崩驾,腾绍述先帝遗志,有何不妥?你们却唠唠叨叨的舌噪不休,反来说先帝变法的不是!”
群臣班中闪出一名大臣,貌相清癯,凛然有威,正是宰相苏辙。
赵煦心下不喜,心道:“这人是苏大胡子的弟弟,两兄弟狼狈为奸,狗嘴里定然不出象牙。”
只听苏辙说道:“陛下明察,先帝有众多设施,远前人。
例如先帝在位十二年,终身不受尊号。
臣下上章歌颂功德,先帝总是谦而不受。
至于政事有所失当,却是哪一朝没有错失?父作这于前,子救之前后,此前人之孝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