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如此一来,在机器厂开工制作柳乘荫所需的设备之前,柳乘荫的单子甚至还得先排队一阵子才行。
根据机器厂的回复,排队+生产+送货,总共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其中大半时间是在排队和送货。
不过,对方表示,如果急着要的话,其实也可以“加急”
,只是要“加钱”
,而“加急”
后最快只要十天就能搞定。
对方要得有点多,相当于这批设备的总售价的三成左右。
要知道,柳乘荫这些设备总共加起来价值一千多万了。
三成,那就是三百多万。
柳乘荫仔细一想。
因为当时担心时间来不及,所以,柳乘荫给那些订单都签了个比较富余的时间。
多等一个月,那是完全来得及的。
该省省,该花花。
反正订单来得及。
因为,订单在时限完全来得及,所以柳乘荫并不打算花这个冤枉钱。
而且,这不就变相的一个月啥也不干就平白“赚”
三百万了吗!
然而…
让柳乘荫无法理解的是,不知怎么的,原本生产来需要一个月左右才能到位,“加急”
后也要十天才行的设备,仅仅才过去一周不到,人家就打电话过来说东西已经到沪市的某个物流仓库了,问柳乘荫要送到的具体位置。
之后,柳乘荫好奇之下,问过才知道:原来这个专门做定制型设备的厂子其实是国内某个研究所下辖的“自用工厂”
。
而那个研究所正是在柳乘荫这里下了订单的众多机构中一个。
因为研究所在研究、制造什么新项目的时候,他们通常都会用到一些与市面上不通用的机器,这样一来,他们就有了定制专用设备的需求。
恰好,这家研究所就拥有着搞机械方面的所需要的技术的。
因为自己就有技术,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省钱”
,所以,他们干脆就自己搞了个专门制造定制型设备的厂子。
而且,在完成研究所所需之余,如果有多余的生产力的话,他们也会对外接活,让这个制造厂进一步为“节约”
研究所的经费做贡献。
研究所的某位负责人在无意间发现自家的厂子接到了柳乘荫的单子,而且柳乘荫的单子还“不急不慢”
的排到了一个多月后,他顿时就急了。
他们对柳乘荫那些材料的生产速度的态度自然越快越好。
如果可以,他们希望柳乘荫能当场给出订单上的产品出来。
一来,他们的项目,上面是给了时限。
总不能因为今天项目没进展,就断网、断电、裁员,把申请、租用过来的一些贵重、难保养设备退回去,等有进展来再恢复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