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绑架案熟人作案情况不少,所以在确定绑匪身份时,要率先把受害者的社会关系调查清楚。
事实上,绝大多数案件的调查都是从受害者身份与其社会关系来查的。
所以说,往往最难查的是流窜作案。
凶手和死者没有任何关系,案件发生地点又在监控盲区的话,真不好查。
而且流窜犯在这里犯下一起案子,回头又偷偷跑到其他城市,你还在走访的时候,人家就溜之大吉了,又何从查起呢?
庄淑语:“我们调查不够充分,只能暂时认定纪诩人际关系处理得还算可以。”
“我觉得你们的调查工作已经做得很不错了。”
谢奇致笑道,“如果是我们,也就是这么查。”
常闻摇摇头:“可别捧我们了!
既然案情已梳理完毕,那咱们这会儿就先来讨论讨论?”
谢奇致颔首:“来吧。”
……
从城郊中队侦查结果中可以整理出一条时间线。
17日傍晚,纪诩离开公司前往城西公园,他最后出现的地点也为该公园。
18日晚,殷半夏和卢学名确定纪诩失踪,开始寻找他。
19日上午,殷半夏到派出所报案。
19日晚八点,殷半夏接到勒索电话,并在电话中确认了纪诩的状况。
随后,殷半夏收到写有时间、地址、赎金金额的短信。
20日早上八点许,案子从由城郊中队侦查的失踪案变为大案中队与之协办的绑架案。
时间线一理清楚,两个疑点便显现出来。
“一,卢学名为何自称纪诩与他在一起?二,绑匪为何在19日晚八点才联系殷半夏,并且为什么只联系她?”
提出第二个疑问后,谢奇致想到绑匪与殷半夏联系时表达的意愿,又补充道:“三,绑匪定下的赎金为什么是三十万?”
刚宣布畅所欲言一起讨论后,便变得鸦雀无声的办公室因他这一段话复热闹起来。
众人纷纷说出自己的观点、想法。
荣波:“关于第一点……我们询问过卢学名。
他说他以为殷半夏是在突击检查纪诩行踪,为了避免小两口之间不必要的争吵,他就随口替自己哥们儿打了个掩护。”
闻言,庄淑语补充道:“他还说他原本打算挂了殷半夏电话就给纪诩打一个,结果手机又进一个电话,他接完之后就忘了这事。”
荣波点点头:“是这样。”
谢奇致敛眉,手指轻轻在桌面敲击,发出有规律的轻微响声。
替兄弟掩护?这种行为究竟是随手一做,还是刻意为之呢?
“殷半夏曾说过,纪诩因忙公司事务而不回家的事曾发生过,是吗?”
“是的。”
“而她打电话向卢学名询问纪诩行踪,得到纪诩与他在一起的回答也并未起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