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他嘴上没有言明,心里头可犯了嘀咕,怀疑顶仙的不能对付蛇阵,转念一想,来都来了还是问一句吧。
顶仙的最擅长察言观色,还没等大腮帮子开口,就在面前摆了个铜盘,又朝着里屋喊了一声,叫出来一个傻徒弟,三十来岁的一条蠢汉,穿一身黑袄黑裤,头上项个八块瓦的破帽子,下巴上胡子拉碴,脏兮兮不知几年才洗上一次脸。
相传顶仙的收徒弟,实际上就是找个伺候香火的使唤人,传不了任何本领,端茶倒水什么活儿都干,还不用给工钱,但凡有口饭吃,也没人愿意干这个。
傻徒弟跪在地上,捏碎烟叶子放在黄符上卷成纸烟,递到神棍手中打火点上。
神棍紧闭双眼,皱着眉头,紧嘬了十几口烟,不过只嘬不咽,眨眼这支烟少了一半,再开口说话的时候,调门和嗓音全变了,仿佛坐在炕头的另有其人,出口语速极快,但是说不了两句话,她就得猛嘬半支烟。
傻徒弟手底下一刻不停地卷烟,给她一支接一支地续上。
顶仙的神棍手捏着纸烟,一手敲打法鼓,转眼之间,那个铜盘子中的烟头、烟灰就堆满了,屋子里烟雾缭绕,呛人口鼻。
大腮帮子心知肚明,此时盘腿坐在炕上一边喷云吐雾一边说话的人,已经不是刚才那个妇道了,而是画像中半人半蛇的常大仙,它的真身则在那口大瓦缸中。
且不论装神弄鬼与否,常大仙断断续续云山雾罩的番话,倒让大腮帮子吃了一惊。
它说:“妖风盘踞老虎背,你欲进山不得为,云雾丽露皆有时令,岂能常聚不散?”
一语就道破了大腮帮子的来意,不等大腮帮子追问,接着说道:“你们那么多人马进山,山里的蛇避之尚且不及,怎会成群结队在雾中咬人?皆因奉令调遣,不得已而为之。
你有所不知,匪首常青龙乃旁门左道中人,是我常家门的败类,虽然本仙早有清理门户之意,怎奈却不是他的对手,只因此人手上有一道令牌,精通驱遣之术,不仅能够呼风唤雨,还可以调遣‘胡黄常蟒鬼’,如若等闲视之,只恐凶多吉少!”
2
顶仙的出马,也叫看香、出堂,吃这碗饭的地马负责上传下达,把凡人的请求传达给仙家,再把仙家的指示带给凡人。
匪首常青龙为祸多年,经常在这一带劫掠,杀人放火没有他不干的,有不少人被他逼得家败人亡,有很多被他抓上山去的老乡,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当地老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不乏有人找到这个搬杆子顶仙的,焚香进贡,舍钱许愿,烦请常大仙显灵清理门户,收了匪首常青龙,给老百姓留条活路。
顶仙的神棍托神附鬼,也费了老鼻子劲了,可是想除掉常青龙这个占山为王的凶神恶煞,却又谈何容易?为了面子又不得不应承下来,只搪塞说天机不可泄露,待到时机成熟,常青龙必定难逃劫数。
正在此时,突然冒出个剿匪部队的大腮帮子,简直是天上神兵下界。
顶仙这宗本事靠的就是见风使舵,借力打力,正好借机将土匪的底细告知大腮帮子,助其一臂之力,为民除害,一且成功,就能以此忽悠老百姓了。
说完又从身后抗头拿了五块药饼和一面三角小旗递给大腮帮子,这小旗用几块绸布拼成,说黄不黄说红不红,中间绣着腾云驾雾人首蛇身的神怪。
临走之时,顶仙的又点手叫过大腮帮子,附在他耳边,传了他一个破蛇阵的法子。
大腮帮子虽将信将疑,却也谨记在心,谢过顶仙的神棍,回到营房驻地,把她给的松香、雄黄用水化开,帮受伤的战土敷上,蛇药的效果果然是立竿见影,看着那几人脸上渐渐有了血色,心知已无大碍,这才松了一口气,对这顶仙的神棍多了几分信服。
当天夜里,大腮帮子翻来覆去想了整整一宿,琢磨出一个对策,根据目前的形势来看,匪首常青龙占据天险易守难攻,又擅长以妖术邪法布阵对敌,蛊惑人心。
在以往来说,剿匪部队从不打无准备的仗,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眼下却对山上的情况一无所知,而且没有重武器,即使到了山下发动强攻,遭受的损失也不会小,更没把握除掉匪首常青龙。
看来剿灭这股土匪,非“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不可,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不用些非常手段,恐怕降伏不了这个作恶多端的匪首。
转天一早,大腮帮子出了营房,直奔二有山的山坳,此前来时他已留心,山坳里有一座破败的道观,看上去尚未荒废,心里琢磨只要尚有香火,就定有道人主持。
他走入观中一不拜神,二不烧香,直接找到守庙的老道,掏出钱来要买老道浑身上下的行头。
那个老道虽说平日里隐居深山,但也久走江湖阅人无数,一看大腮帮子表面上和颜悦色,眼角眉端却隐隐带着一股子煞气,知道此人不好惹,万一怠慢了,只怕引来无妄之灾。
虽然不知道要买他这身破道袍做什么,却真不敢卖,老道实话实说:“不是我不肯卖给你,实在是只有这件道袍,要是把这身行头给了你,我就得光着定,出不了门还不得饿死?军爷您也是明白人,做事也要讲究点分寸不是?”
大腮帮子说那还不好办吗,他也不避讳,浑身上下脱得只剩下一条裤头,连皮帽子都摘下来了,跟老道说:“您拿着这个钱,穿上我这衣服,再去置办新的,您这一身我必须穿走,等事成之后我再给您还回来。”
老道乐得交换,当即脱了道袍。
大腮帮子又在道观中挑了几件法器,就在道观里穿戴整齐,径直来见部队首长。
首长端洋了半天,才认出眼前这老道竟是侦察排长大腮帮子,见他不知从哪儿找来件打满补丁的青布道袍,身背一柄北斗桃木剑,上嵌七枚铁钉,左手摇铃右手打幅,分明是一个行走江湖的道人。
大腮帮子祖辈在胶东二仙观做了几代持宝道士,不说与生俱来的道骨仙风,扮个江湖道人却也毫无破绽。
首长问他这是想干什么,大腮帮子一摇手中铃铛:“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贫道准备上山一探究竟,会一会常青龙这个王八犊子,如果成了,给他们来个一勺烩!”
根据之前的情报,常青龙这股土匪盘踞的山头是处天险,当地百姓称之为老虎背,上山仅有一条绝径,两侧皆为悬崖陡壁,一不小心摔下去,就是个粉身碎骨,连尸首都没处找去,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皆因此山形势险恶,当地人放山挖棒槌、采蘑菇、打猎常常遭遇不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